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史上最严”只是阳光高考第一步
透视2012年高考关键词
古代“高考”共考九天七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6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古代“高考”共考九天七夜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高考”,即古代的科举考试。当然,古代的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并不能相提并论,古代人如何参加“高考”?古代科举考试中又发生过哪些奇闻逸事?

  想参加古代“高考”,难度大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殿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乡试为全国性考试,也是科举的第一级考试,全省考生统一集中到省里考试,因此从形式上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本文所说的主要是乡试。

  要想参加这个古代“高考”,比现代的高考难度大多了。

  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首先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殿试的资格。

  秋闱三场考九天七夜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上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只带干粮充饥。

  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入场糕点切成一寸见方

  为防考生在食物中夹带作弊答案,在进考场时,卫兵会用刀将糕点全部切成一寸见方。最后一道叫龙门,如果最后查出夹带违禁品,则前面两道门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违禁的考生将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辈子不可以再做官,还要被捆绑在贡院门前的木柱上示众两个月。

  江南贡院发现过飞鸽传书,当时有考生家里训练了一只鸽子,鸽子晚上就飞进考生的号舍,考生把考题写得很小,拴到鸽子腿上带回,家里请了答卷高手,然后让鸽子再送进考场。家人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还有”几个小字,哪知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误,结果被考官发现。

  最年长的考生为103岁

  不少人对“范进中举”印象深刻,其实,古代对士子参加考试的年龄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政策,无论什么年龄层的都可以报考。但因考试涉及海量诗书典章,因此,能通过预试到江南贡院进入乡试的,极少有“神童”,相反“范进们”倒是常见的。在江南贡院的考生中,曾有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广东103岁的陆云丛。而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朝的尹枢,“应试时年已七十有余”。         (据新华网)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