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史上最严”只是阳光高考第一步
透视2012年高考关键词
古代“高考”共考九天七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史上最严”只是阳光高考第一步
专家认为,既要压缩暗箱操作空间,也要促进科学选才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各地在此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更严厉规定:摄像头360度监控,手机手表禁入考场,水杯笔袋必须透明,一些地方规定考生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裸考”……种种新规被公众称为“史上最严”。

  防止作弊,高考规定“史上最严”

  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涉及30处修改。根据新《办法》,只要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无论开机与否,都将视为作弊。新《办法》还首次将“加分资格作假”认定为作弊行为,同时加大对作弊的惩罚力度,从原来的“取消当次考试成绩”改为“停考1至3年”。

  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出台更为严格的高考纪律:广东今年首次明确,禁止考生随身携带不透明水杯和笔袋;江苏则规定考生不能戴手表和金属物品进入考场;上海将高考试卷的交接、分发全过程进行360度无死角监控,相关录像每隔6小时回放一次。更有甚者,湖北只准考生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其余文具统一配发,被考生戏称为“裸考”。

  面对高科技作弊的严峻挑战,今年高考还将全面启用配备视频监控和防作弊系统的标准化考场。江苏省294个考点、1.6万多个标准化考场均已建成,将于高考期间全部投入使用。上海2000余个标准化考场也于6日布置完毕。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从国家层面加强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已是当务之急:“对基本的底线,不管是个别考生还是家长都还有模糊的认识,这种很可怕的风气必须用重药。”

  高考严规也让一些考生感到“有些别扭”。“今年高考不让戴手表让人有些不习惯。”南京的考生丁顺强说,平时模拟考试,他都是自己戴手表看时间。

  人性化服务助考生发挥水平

  “史上最严”的高考规定,主要指向作弊行为。而对于广大考生,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办法,让他们能够在良好氛围中发挥出应有水平。在北京,接送考生车辆不受限行限制,考生约出租车确保100%成功;江苏教育部门协同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加强考场周围的交通疏导和噪声控制;上海公安部门为接送考生车辆提供通行便利,紧急情况下将采取警车带路护送、警车转送等方式;在福州,“高考直通车”免费接送考生……

  在摄像头下考试会不会导致紧张?针对考生家长的疑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解释,视频监控不是贴身盯人,通过视频能看到考场全貌,而不能看到考卷,不会对正常考试的考生产生太大影响。

  在江苏考生邵启航看来,轻松应考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高考,“再严格的规定也只是对试图作弊的考生起作用。随着社会成才途径日趋多元,高考只是人生成功的道路之一,考生不应背负过重的压力”。

  公平公正不只在考试环节

  最严格是为了最公正,教育专家认为,一方面,杜绝高考作弊,仅凭严格考风考纪远远不够,还应加大对考务人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防堵漏洞;另一方面,高考包括报名、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监管严规应覆盖考场内外,延伸到高考的每一个环节。

  “严防严惩作弊行为只是阳光高考的第一步。”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张红霞教授说,针对当前高招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不能“视若无睹”,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主动从严查处相关违法违规问题。同时,高考招生过程应更加公开透明,严防权钱交易损害高考公平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我国高招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如何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实现多元选才,是公众关心的焦点。破解难题最关键的是公开透明,通过公示等手段让阳光照到高考的每一个环节。

  “高考改革既要压缩暗箱操作空间,也要促进科学选才,让有学习潜力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上海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认为,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渐实现科学、多元选才。            (据新华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