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宏大的南城门箭楼和两座角楼 |
| 礼佛大道的吉象驮塔雕塑成为新景观。 |
|
近日北游山西大同,匆匆一天,我却对大同古城旅游开发建设的高起点、长眼光印象深刻,其发展思路值得洛阳思考。
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有2300年的城市发展史,曾是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古城内留存有众多古建筑,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几何时,大同市同全国众多古城一样,无序的发展将残存的城墙蚕食殆尽,古建筑群周围耸立起 “水泥丛林”,面目斑驳。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将“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作为总体战略部署,规划了“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发展思路:即以古城外的御河为轴线,河西保护古城,河东建设新城,古城在保护中增值,新城在建设中崛起,各自发展,互不侵蚀。从2009年开始,大同市启动了“城墙修复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10亿元,全面完成老城区四面城墙及瓮城的修复。目前,东城墙、南城墙已经竣工开放,古城内的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也遍地开花。
追求精品 展现恢宏
我们首先感受到大同古建筑恢复工程的恢宏大气、追求精品。
在大同新城,汽车一驶离迎宾大道,青灰色的东城墙就豁然突起在我们前侧,伸向远方。城墙规整沉稳,等距突出马面,每座马面上耸立起重檐歇山顶的敌楼,犹如一排铠甲在身的威武将士持戈列阵,迎友朋,拒强敌,气势夺人。
车过城门洞,我们下车从马道登上12米高的城墙,居中是三层重檐的城门楼,朝前俯看瓮城,竟是内外两层深瓮,雉堞层列,楼影重重,果然不负北疆雄关的盛名。打量城墙之高之陡,让人顿失“攻坚克险”的勇气。
我们后来路过的南城门建筑群更为宏大,除了瓮城、月城外,还有关城及东西耳城。关城内面积11200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可容纳万人的文化广场。我们远远望去,雄伟的城墙上,有主城门楼一座、瓮城二门楼一座、文昌阁一座、箭楼一座、关城角楼两座、耳城门楼两座、耳城二门楼两座……楼栋林立,正如箭楼上的巨匾所言——“势塞乾坤”!
我们刚至城门,大同的大气就扑面而来。
建筑记录着时代的精神。洛阳北邙沟壑中的窑洞凝聚着农耕时代先民追求温饱的艰辛,龙门卢舍那大佛的雕凿抒发着大唐盛世的豪情。我们现在的建筑也会成为历史,也会成为文物。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为十三朝古都添彩?留下什么样的建筑给我们的子孙评说?
我眼前闪现出洛阳老城的丽景门。这应该是老城范围内当代最大的一处仿古建筑了。它像“固若金汤”的古城门吗?似乎连“徒有其表”都没有做到——面对着城墙上那一排排窗户,游客会发蒙,这是射击孔?
如果没有无愧历史的长远观念,没有建设精品工程的统一标准,而只是一味地急功近利,我们所谓的“为未来创造文物”,会不会留下让游客哂笑、后人诟病的建筑?
巧妙造景 处处出新
我对大同的另一感受是放眼长远,巧妙造景,提升古城对游客的吸引力。
大同东城门瓮城的城墙里没有留空卖商铺,却也没有闲着,而是留空建了大型展厅,正进行“中国当代雕塑展”。 2001年,大同市携手中国美协举办了个“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汇集了一批国内顶尖级的雕塑精品。大同市政府决定利用瓮城的空间筹建中国第一个专门收藏展示当代雕塑的美术馆——“中国雕塑艺术馆”,于是,雕塑展落幕时,97位艺术家将232件展品捐赠给了美术馆。临时展览成了长期展示,大同市新添了一座艺术殿堂。
无疑,新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要远大于普天下雷同的商铺。据媒体报道,这个雕塑展开展头两个月就接待游客18万人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经到过大同,视野中煤堆多、灰尘多,特别是云冈石窟前的河滩一片干枯。眼前,大同城区光鲜亮丽,云冈石窟景区也绿意浓浓,美赛江南,入口处新添了礼佛大道,几十尊吉象驮塔雕塑分列道旁。河道里蓄水造湖,湖中建起规模宏大的灵岩寺。石窟前建了博物馆,以声光电的现代手法介绍着石窟的前世今生。在宜人环境中,我这个回头客流连洞窟不忍离去,感觉万千造像愈加出神入化。
保护开发 两手并重
行车途中,我远望大同市南城墙上耸立的一座清瘦俊秀的砖塔。这是古塔还是新建塔?时间紧迫,我未能近看。
返洛后,我上网搜索相关报道,解了疑惑。
原来,大同市南城墙上有座建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的文峰塔,高14米,为八角七级空心砖塔,有祈望文化昌盛之用,兼具军事瞭望的功能。明清时期,当地登科及第的举人会在塔底层的石碑上刻写自己的姓名。因春夏飞雁居留,塔俗称“雁塔”。因饱经风雨,塔体出现了倾斜。
2008年7月,大同市文物部门对雁塔实施了异地保护工程,精心拆下塔上的每块构件,编号、打包,原样复建于府文庙中。去年,一座高36米的新雁塔挺起在老雁塔的位置,两座雁塔一老一少、一大一小,相映成趣。
新闻报道说:新雁塔体量加大加高,与古城的整体景观更加和谐统一了。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往往面临两难抉择。过度开发,会损害文物;死守历史,易束缚头脑。对大同市处理古雁塔的方式,我有不同想法,倾向于古雁塔原址修复。但大同的思路更明晰了我的观念:洛阳在文物保护上,应该死守阵地,传承历史的记忆;但在复原展示历史时,必须考虑旅游效果,要易懂好看,追求大气,明白复原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是要助力于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
仰视大同的新城门,参观西安复原的大唐芙蓉园,我心中涌起的是对华夏历史的景仰;面对洛阳复原展示的一些古建筑,我欣喜之中夹杂遗憾:再雄伟一些,才配隋唐都城俯视天下的帝王景象!如果因为资金紧张,可以少铺摊子,集中力量,建一处辉煌一处。
1500多年前的北魏人,在大同叮叮当当雕凿出云冈石窟,又南移洛阳,开凿龙门石窟,书写汉魏风采。希望大同复兴古城的探索,也能够给洛阳的古都复兴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