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延青
在农业文明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今天,有一片永远不会荒芜的家园,有一方永远神圣的净土,有一条供养人命脉的根,那就是中国人血脉深处固有的乡土情结。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就是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这种情结的典型文本。
刘亮程,1962年出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风中的院门》和《库车》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的村庄是丰富而充实的,有虫子、老狗、老马、老牛、胡杨、麻雀……还有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流逝的时光。这个村庄既静谧又热闹,既单调又多彩,刘亮程在这个弥漫着原始情调的村庄里看世界,世界就是一个村庄。在这个村庄里,人和动物、植物和谐自然地生活在一起,生生息息,不可分离。“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刘亮程是自然之子,他的视角独特而犀利。在他看到蚂蚁和落叶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他的从容和恬淡。这个大西北的儿子,不无自豪地标榜自己是地道的农民。他亲近土地,常常扛着铁锨闲逛,在远离尘嚣的村庄里构筑着自己心灵的净土。他踏踏实实固守这一方家园,让自己与天地万物融合。
刘亮程的散文是一种哲学。与其说他笔下的村庄充满了感性色彩,不如说他更多地表达了一种理念和思想。人们太过熟悉的憨厚的老农、俏丽淳朴的村姑、蓝天上舒展的白云、乡间土路上野草的清香,还有农人繁忙而喜悦的农事,只是你见到的村庄里的一闪而过的表象。读这本书,你更多地聆听到的是刘亮程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一旦鞭子握在别人手里,我会首先想到驴,宁肯爬着往前走绝不跪着求生存,把低贱卑微的生活过得一样潇洒,风流且亢奋,而且并不因此压低嗓门,低声下气。用激扬的鸣叫压过沸沸人声,必要时更要学一点‘拉着不走打着后退’的倔强劲儿”,把体悟和感受诉诸于一种语言,表达一种哲学,这使刘亮程成了当代散文家中的异类,也形成了他散文的亮色。这亮色瑰丽而耀眼,使刘亮程独树一帜。
刘亮程曾经和城市相遇,在城市里,过客的感受使他更加明白自己有着扛着铁锨的农民本色。在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永远是他的村庄。
刘亮程的村庄,是他的物质和精神的家园。
刘亮程的村庄,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