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综 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
建筑工人:双手“垒”出新天堂
“凝心聚力”聚出精气神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汝阳县多管齐下觅出路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
  日前,记者在汝阳县田间地头看到,一道道麦茬上,排列着一捆捆待运的麦秸,很难见到零碎散落的秸秆。“这些主要是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功劳,全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8%。”汝阳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负责人说。

  在位于该县小店镇的雷力股份有限公司秸秆收购点,经过打捆的小麦秸秆堆积如“小山”,前来交售秸秆的农民络绎不绝。该公司去年只是一家规模较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的秸秆利用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一跃成为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的龙头企业,为更多的小麦秸秆找到了“婆家”。

  该公司董事长李建功说,公司的秸秆回收范围辐射偃师市和平顶山市,主要销往本地和外地作为生物发电燃料、生物饲料、食用菌基料、板材和乙醇加工材料等。前来交售秸秆的主要是与公司签约的“季节性农民工”。小店镇党委书记王行运告诉记者,使用“季节性农民工”,是今年汝阳县为提高农民秸秆利用积极性,解决以往秸秆运输难而推出的新举措。该公司的大型机械到田间进行小麦集中收割、秸秆打捆后,由“农民工”通过自家农用车运送到收购点,每捆秸秆可获得2元运输费,平均每天能净赚700元左右。目前该公司秸秆回收量已达2万多吨。

  据汝阳县政府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合作社达21家,由它们派机械到田间收割小麦、打捆秸秆,通过签约的“季节性农民工”将秸秆运送到收购点加工、外卖,这已成为该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模式。

  对于机械无法进入的田地,怎样解决秸秆回收利用问题呢?汝阳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说,县里设立打麦点,免费为群众打麦,把秸秆集中清运至堆放点,或者由农民自行运送秸秆到收购点交售。

  在汝阳工业园区众帮农机专业合作社,前来运送秸秆的车辆不断。农民翟留子刚拉了570公斤秸秆到此交售,获利103元。老翟告诉记者,他每天要运送4车秸秆到这儿,按每吨180元计算,每天能赚四五百元。该合作社负责人翟长学说,为方便农民现交现结账,附近的信用社还为合作社兑换零钱提供便利。该县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除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还能获得县、乡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补助。

  除了以上渠道,该县还通过秸秆还田、烟叶种植大乡的秸秆烟田覆盖等办法来消化秸秆,同时有部分秸秆用作养牛企业和肉牛散养户所需饲料。

  “目前,全县38.66万亩麦田已收割35.99万亩,基本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汝阳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说。 

  记者 郭立翔 通讯员 焦元鹏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