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百姓为先
推出名优产品 满足游客需求
建行将向洛阳投融资 600亿元
我市再次提高 社会救助标准
十八大代表 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百姓为先
——卢展工洛阳调研纪行之三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与村民座谈。记者 曾宪平 摄

  本报记者 孙自豪

  6月6日11时。洛宁深山区。农家院落。

  省委书记卢展工与乡亲们促膝而坐,谈扶贫,话发展。

  71岁的农民段中治一席掏心窝子的话,让卢展工感动不已。

  段中治由衷地说:“我常想,过去俺们农民种粮交税还能为国家作点儿贡献,现在啥税也不交了,国家还给这补贴那补贴。眼下,又在为俺们谋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呢。说实话,俺心里觉得自个现在一点儿贡献也没有啊……”

  卢展工赞叹道,这就是我们的农民群众,境界高啊。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为我们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没有三农的贡献,我们发展不到今天这个程度。现在经济发展了,有了这个条件,党委政府就要想方设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让农村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怎样才能让农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呢?这便是卢展工书记洛阳调研的主题:扶贫开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

  

  “八重”扶贫,重在为民

  

  “汝阳十八盘,最穷数登山”。

  5日上午,卢展工一到洛阳,即驱车赶往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考察扶贫搬迁工作。在村民王疙瘩家门前,卢展工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细说搬迁大事。

  村党支书王占国说,登山村属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全村群众分散居住在浑椿河两岸的山岭沟壑中,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共有205户659人,将近一半属于贫困户。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335元,约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822元的1/3。老百姓给登山村总结了个“五难”:出行难、上学难、吃水难、创业难、婚姻难。

  “除了‘五难’,还有啥难?”卢展工问。

  “还有就医难!”村民赵海成体弱多病,对看病难深有体会。

  “还有呢?”

  “还有通讯难!”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历数着深山村的不便和困苦。

  卢展工话锋一转:“那么,这些难怎么破呢?”

  “老百姓都说,除非搬出大山,走出大山,走出这穷山沟,才能真正摆脱贫穷。”赵海成的妻子抢着回答。

  王占国接茬说:“对,这也是村里群众多次开会商量的结果,搬出去!”

  “思想都统一了?”

  “都统一了!”

  “千难万难,走出去就不难,走出大山天地宽哪。搬迁致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不要等,不要靠。”卢展工接着又问,“搬出大山之后准备干什么呢?”

  村民们各自说了致富思路,汝阳县政府的领导讲了扶贫搬迁社区的建设规划和就业安排,卢展工听后表示满意。

  卢展工强调,尽快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清醒地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续性,多想办法,广开渠道,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在随后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座谈会上,卢展工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八重”扶贫:站位全局重扶贫、融入全局重扶贫、扭住发展重扶贫、着力保障重扶贫、统筹协调重扶贫、凝聚合力重扶贫、清醒忧患重扶贫、转变创新重扶贫。

  “八重”扶贫,重在为民。正如卢展工反复强调的,我们所有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群众。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群众意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好群众的核心利益。

  “32字方针”,真干真见效

  前面提到的段中治老人,是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村人。他家6口人,0.8亩地,经济来源以孩子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年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他们村像他家这样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户不在少数。

  他们的脱贫致富之路在哪里呢?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举。

  西长水村紧邻河洛文化之源“洛出书处”原址保护地。洛宁县把扶贫开发与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在此规划了洛书苑新型农村社区,社区建成后将安置西长水村等4个山区行政村的1560户5922人,其中贫困群众483户1508人。

  “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想着盖房子,你们也都想着盖房子,对吧?”在村民张江波家,卢展工和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唠起了家常。

  “想啊,就是没有宅基地,钱也不凑手。那边社区一盖,我们就不用自己盖了!”段中治说。

  “你们说说,新社区哪里好呢?”

  “好得很呢。我腿疼,看病一瘸一拐走不远,新社区要建医院、商店,看病、买菜都很得劲儿。”张江波的母亲说。

  “新社区有幼儿园,有学校,娃子们上学就方便了。那儿是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卖点小纪念品,做点小生意,生活也有保障呀!”村民刘秀莲说。

  村民刘生军说中了要害:“还有最重要的,听说我们的房子以后就有产权了,可以抵押贷款,有政策扶持我们挣钱!”

  卢展工对大伙儿说,看到你们真心愿意搬到新社区,我很高兴。提高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民生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就是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彻底改变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的面貌,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好的前景,就地使农村实现城镇化。

  洛书苑社区预计明年4月可搬迁入住。汝阳县付店镇泰山扶贫搬迁社区则先行一步,那里的群众已经开始享受新生活了。该社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功能齐全,集居住、休闲、度假、餐饮于一体。目前,社区一期已有119户476人入住,已办理房产证94本。社区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2760元增加到了去年的9000多元。

  漫步风景如画的新社区,卢展工十分高兴,他对这种把异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表示了充分肯定。

  他说,要从生产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要从改革的角度出发,把扶贫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变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过程,逐步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让社区住房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家庭财产。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村民过上市民生活。

  调研中,卢展工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32字方针”,即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运作。

  卢展工强调,新型城镇化引领,只有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突破了,路子才能走出来。要坚持年年做,做一个成一个,一年做一个9000人的社区,十年就是9万人,问题就逐渐解决了。

  方方面面都努力,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我要考一考县委书记!”

  6日下午,卢展工在宜阳县灵山扶贫搬迁社区柳大平家主持召开群众座谈会。座谈一开始,卢展工便采用解剖麻雀的办法,通过与宜阳县委书记王琰君互动问答,为大家进一步理清了科学扶贫路子。

  卢展工说,政策是导向,把政策弄明白、制定好了,老百姓就看得懂,就会按照政策的引导去做。要多听听老百姓意见,多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愿望,让群众应该得到的利益真正得到,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扶贫、科学发展的路子和机制。

  卢展工强调,从现在的实践看,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理解和支持的。要坚持村民、居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村民、居民的主体作用,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正像大家讲的,党委努力,政府努力,干部努力,老百姓也努力,方方面面都努力,我们的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思路越理越清,方向越讲越明。洛阳市领导表示,将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遵循规律,奋勇开拓,注重持续,注重提升,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上先行先试、争当示范,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