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旧城区城市形象,老城区将实施30个改造提升项目,对辖区内所有旧城、城中村及棚户区进行改造。该区始终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征迁原则,通过“一把尺子量到底”、安置房优先开建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征迁工作高效、和谐、深入开展。
邙山镇苗北村是老城区第一个开工改造的城中村,占地近1100余亩,需征迁1400余户。在该村征迁指挥部内,有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这就是我们村的征迁补偿公开簿。”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同召说,从一棵树补偿多少钱,到过渡期如何安置等58项细则,全部透明公开,让群众心里清清楚楚。
征迁过程全程公开并接受群众监督,这正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则在征迁中的具体体现,而政策统一、前后一致、操作透明,让群众真正安了心。
去年改造开始前,老城区选派150余名干部参与征迁丈量工作。每次入户丈量时,工作人员秉承“既拆小,也拆大;既拆旧,也拆新;既拆民,也拆官的一尺量”原则,带头遏制征迁丈量中的“人情尺”。目前,苗北村已完成入户丈量1367户,全村97%的群众已签订协议,征迁面积累计完成68万平方米。
老城区规定,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把“安置房建设在先”作为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即如果安置房不开工,商品房一律不准办理手续;安置房建不到一定楼层,商品房不得开工建设。该区同时规定,所有承担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企业都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果安置房建设出现意外,这笔资金将用于保障安置房建设。
对于群众关心的回迁问题,该区着力解决,让群众放心。史家沟村党支部成立了回迁安置组,组织70余名党员分包入户,详细向村民讲解回迁的相关政策。
去年年底,老城区于年初启动的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安置房都已开工建设。各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政府为民着想的行动后,很多人打破“腊月不搬家”的习俗,主动要求丈量、主动要求签协议、主动搬迁。 (孙小蕊 李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