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国 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胡锦涛将出席庆香港 回归15周年大会
蓝色梦想 中国骄傲
伊朗影片《熊》 获金爵奖最佳影片奖
张德江当选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越方做法非法无效
云南四川交界 发生5.7级地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深蓝的海洋——24日9时07分“蛟龙”号成功下潜到7020米的深度
■蔚蓝的天空——24日12时55分,“神九”、“天宫”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一天之内,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蓝色梦想 中国骄傲
  轻驾“神舟”会“天宫”

  ——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细节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24日12时55分成功完成后,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向记者分析了这次对接成功的原因,讲述了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对接得很漂亮,精度很高,对接时间也很快,不到7分钟,而自动对接时大概用了10分钟。节省的这3分多钟,就是人脑和电脑相比,人所具有的固有优势。”刘伟波说。

  据刘伟波介绍,以往的自动交会对接过程中曾出现光干扰问题,对交会对接进程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用调光键手动调光,避免了光饱和。这就是手控的好处。航天员能够充分感知环境的变化,主动预防问题,随时操作临时想到的措施,这些都是只能执行程序的机器所不具备的。”刘伟波说。

  除此之外,刘伟波认为这次手控交会对接有两个特点:一是在驾驶过程中,靶标始终在中心值附近,偏差非常少。第二,这次交会对接神舟九号飞船是倒飞状态,这种情况下,撤退和前进过程中,轨迹与正飞正好相反,对航天员而言,必须要适应这种控制方向不一样的情况。

  刘伟波认为,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驾驶员”刘旺操作水平高,心理素质好。“在万众瞩目下,刘旺一点不怯场。我们作了比对,这次操作的对接精度、时间以及偏差,和他地面训练成绩差不多。”刘伟波说,“手控交会对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太空穿针’,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针对这个动作,航天员在地面模拟训练了1500多次。”

  二是3名航天员配合默契。“模拟训练可以经过充分协商和考虑,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但在太空中更细致的方面,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主要靠3个人磨合之后的心领神会。”刘伟波说,“在刘旺执行交会对接的同时,景海鹏要及时发送各种指令,还要调光。刘洋也起到很大作用。从天宫一号撤离开始,两个人在神舟九号轨道舱忙碌的时候,是刘洋负责传递指令;交会对接的时候,刘洋一直拿着正常飞行手册、交会对接手册、故障处置手册、飞船操作指南4本一寸多厚的飞行手册,万一遇到故障,她负责提示。”

  三是国产对接机构可靠性高。“飞船与天宫一号上的对接机构,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复杂的空间机构。‘驾驶’技能体现了人的自主能动性,但交会对接的基础是产品的可靠性。从产品角度来讲,这是第4次对接,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对接机构,可谓完美无缺。”刘伟波说。

  “航天员们表现都很完美,特别是二度飞天的景海鹏,从开始撤离天空一号那一刻起,他一直留守到关舱门的最后一刻,离开天宫一号之前,还不忘记把天宫一号内的东西都收拾好,甚至连蒙帆布、地板粘扣这样的细节都不忘记。在天宫一号里面生活了几天,他们对‘家’都有了感情。”刘伟波说。

  在屏幕上,最终要实现十字靶标与摄像机中轴重合,当屏幕上的“对接环接触”、“对接环捕获”的原点由灰色变成绿色时,意味着对接成功

  相关链接

  中国载人航天约花390亿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总经费约390亿元人民币。

  武平说,我们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经费一共花了200亿元人民币。我们全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号的任务,从预算上来讲,应该是190亿元人民币左右。

  武平表示,按照规划后续还应该有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但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还未确定,“要等到神舟九号任务完成以后进行全面总结以及对天宫一号进行全面评估以后才能最终确定”。

  武平对24日进行的手控交会对接作出了高度评价。她评价说,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对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第二步阶段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平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相信有一天会有外国航天员乘坐我们的神舟飞船飞向太空。

  “蛟龙”探海首次突破7000米

  在7020米深度海底进行航行、取水样等作业

  图为返回母船甲板的“蛟龙”号。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4日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本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达到“蛟龙”号潜水器最大设计深度。

  这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以来进行的第49次下潜试验。

  这场我国载人深潜史上里程碑式的下潜试验在一场大雨中开始,北京时间4时30分,执行本次下潜试验的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进入潜水器。

  5时24分,“蛟龙”号在倾盆大雨中被巨大的起重臂举起,又被轻柔地放入大海中。

  5时29分,在水中调整了几下身姿后,“蛟龙”号稳健地向深海潜去。

  8时55分,指挥部的监控屏幕上“蛟龙”号深度悄然指向“7005”,早已屏息等待的人群瞬间沸腾了。

  “报告指挥部,‘蛟龙’号顺利到达7000米,我们非常骄傲,这跟大家共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谢谢大家!”扬声器里传来叶聪兴奋的声音。

  9时07分,“蛟龙”号来到7020米深度海底,并进行了海底航行、布放标志物、取水样、摄影摄像等作业。“在航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底有散落的类似结核状物体,有白色、紫色的类似海参的生物,有很短很细的类似海绵的生物。”叶聪说。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刘峰说,“这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他同时表示,海试团队将再接再厉,择机继续开展一到两次7000米深度下潜试验,进一步验证潜水器在7000米深度的各项功能和性能,为潜水器日后投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本栏目文字图片均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