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3年内,洛北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6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在城中村改造中,我市按照依法、阳光、安全的征迁原则,探索出一条 和谐征迁路子,实现了群众合法利益最大化——
3年内,洛北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西工区某村村民在挑选安置住房户型。(资料图片)
  五女冢村召开村民大会,向大家介绍征迁安置工作。

  (资料图片)

  村民在看公开的各户赔偿标准。(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城中村是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改造城中村是各级政府必须破解的难题。我市提出,利用3年左右时间,对城市区所有城中村、棚户区进行改造,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整体形象。改造中,我市严格按照依法、阳光、安全征迁原则,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由谁来改造、难点怎么破、利益怎么保等问题,探索出一条和谐征迁路子,实现了群众合法利益最大化。

  今年已经102岁高龄的潘荷莲老人,原居住在涧西区南村。去年,该村被划入我市首批启动的城中村改造范围。起初,老人不愿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区里和村里征迁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家中,向她讲解征迁补偿政策,帮忙为老人及家人找好了过渡住房,还带着老人去看了将来的安置房建设工地。去年年底,老人和两个儿子都在征迁安置协议上签上了各自的名字。

  现在,潘荷莲时常还去安置房建设工地转转,她说:“拆旧建新谁不支持?最重要的是政府要给百姓讲清楚,真正让群众通过征迁改建得到好处。”

  实施征迁改建 提升城市形象

  “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这是以前我市不少城中村景象的真实写照。

  这些城中村由于长期以来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村居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不配套,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制约着城市管理和品位的提升。

  用改造提升形象,用发展改善民生,通过城中村改造使村民从根本上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同时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这就是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出发点。

  然而,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却并非易事,谁都知道城中村改造是“硬骨头”。

  “不改造不行,小改造也不行,要通过整体规划、整村改造,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村民利益最大化、村民生活保障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市旧改办主任常安仁表示,通过城中村改造,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的大跨越、大发展,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去年,我市提出要打好城建提升攻坚战,并把旧城、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作为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开始启动了城市区大面积的城中村征迁改建工程。去年全年共完成征迁面积2094万平方米,完成各类安置性住房开工面积1112.79万平方米。

  突出民本原则 赢得群众支持

  去年我市征迁面积为之前10年总量的两倍多,却基本上实现了平安和谐征迁,安置房建设也全面启动,这缘于8个字:“和谐征迁,以民为本”。

  群众利益大于天。我市提出,城中村改建要始终遵循“依法、阳光、和谐、安全”八字方针,各城市区在实践中都采取了不少措施,保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阳光和谐征迁理念已深入人心。

  “城中村征迁改建,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征迁别想推得动。”西工区区委书记陈淑欣说,西工区城中村改造在制定政策时,在多个利益主体中,坚持把征迁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认真研究上级出台的政策,吃透精神,结合实际,本着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原则,高标准确定补偿标准,在物业费、过渡期安置费、搬迁费等方面制定诸多优惠措施。

  城中村改造,群众最担心的就是搬走搬不回,要想民心定,首先要保障的就是安置房建设。老城区规定,每个村在实施征迁前,安置房建设用地位置都要先由村民代表选定,才能报送规划和审批。同时,为了确保征迁质量,该区又设定了“安置房不开工,商品房不准开建”的原则,把优先建设安置房作为改造项目实施的先决条件。去年老城区实施的9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全部在年底前开工建设。

  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人翁,安置房建在哪儿、如何建,村民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权。高新区滹沱村最初的安置房用地在河洛路以南,在征询群众意见后,该村协调有关部门将河洛路北侧、孙辛路东侧原规划为开发用地的地块调整为村民安置房用地,把“宝地”留给村民,充分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原则。

  涧西区南村从租房搬家到后续保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解决村民实际困难。考虑到搬迁村民的生活不便,该村成立了便民服务站,为居住在外的村民免费提供车辆服务,义务送粮油,解决水电维修等过渡期间的难题;把一些门面房廉价提供给租房困难的老人和孕妇,用于过渡期间居住;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福利,将村民福利按季度发放,对搬迁村民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出资为村民办理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设立大病救助金,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百姓算清了明白账,看清了搬迁改造的好处,没有了后顾之忧,谁还会不支持、不情愿?”南村党委书记刘子军说,在开始签订搬迁协议的前3天,南村就有709户村民率先签订协议。

  创新改造模式 破解征迁难题

  征迁改建素来号称“天下第一大难”,因为它政策性强,又涉及群众的根本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市旧城旧村改造工作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征迁工作难题究竟该如何破解,常安仁介绍了我市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对策。

  难点一 改造钱从哪里来?

  对    策 从经营城市中来

  征迁改建的资金该从哪里来?我市提出,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实行政府主导,区政府负责,采取多渠道投资的运作模式进行。从目前实施的项目来看,多数项目是引进开发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同时,还有一些项目是由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各区政府投融资进行征迁安置,或由村集体组织投资主导进行开发。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我市积极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城中村改造中,把政府部门能给开发企业的支持政策与开发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捆绑,制作成“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整理竞价条件包”,以竞价方式选择开发商投资城中村改造工程。

  同时,对于招商引资对象的选取和监督,我市也出台了相应规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是着力选择与有实力、信誉好的开发商合作,二是开发商必须按要求缴纳过渡保证金、安置建设保障金等,三是政府进行跟踪控制,尤其是对公共设施的配套等环节进行监督,确保改建工程按时开工、及时完工、质量有保障。

  难点二 热点难点怎么破?

  对    策 依法+阳光取信于民

  征迁改建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何处理好各方关系,实现和谐征迁?

  关键是要一碗水端平,真正公开、公正、依法进行,实现阳光征迁。只有阳光操作,才能把“好经”念好,从而取信于民。

  在老城区邙山镇苗北村的征迁指挥部内,有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数据。这是该村对全体村民公开的征迁补偿安置原始数据,每家每户的赔偿标准全部公开上墙,从一棵树赔偿多少钱到过渡期如何安置等58项细则,让村民看得清清楚楚。同时,该村还将村民房屋丈量结果、征迁补偿结果、挑选安置房结果、排队挑号结果等信息全部张榜公示,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

  与此同时,对于在征迁改建中出现的纠纷,则积极通过正当法律途径进行解决。我市规定,全市法院系统提出要坚持能动司法,切实解决征迁改建工作中存在的不依法、不依规、违反征迁程序和损害被征迁群众利益等问题,为我市城建提升征迁改建工作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同时,市中院及各基层法院均设立城建征迁改建专门合议庭,及时解决征迁改建中出现的法律纠纷。

  难点三 群众利益如何保?

  对    策 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

  去年大规模征迁工作伊始,我市就明确提出,要把搬迁群众居住面积不减、居住条件改善、生活环境优化、长远生计保障作为底线,实现群众合法利益的最大化。

  政策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按照“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的工作方法,首先要给群众算明白账。

  家庭资产账:以前是全家人住在一起的旧房子,按照居住面积不减的原则,通过改造,可以分得几套房子并获得搬迁补偿。除去自己居住外,还可以将多余房子进行出租。办理了房产证后,所有房产都可以进行交易,固定资产实现增值。

  经济收入账:通过城中村改造,村里集体收益增长,村民每年都有分红收入。同时,利用分得的门面房进行经营,收入也比原来多出不少。

  居住环境账:以前村子又脏又乱,老房子阴暗潮湿,水电线路老化,存在消防隐患。将来搬进大型社区居住,新房子暖气、燃气、宽带等设施一应俱全。

  不光账要给群众算明白,还要让他们充分享有发言权和决策权。西工区西小屯村征迁改建时,按照最初设想,村民安置房准备异地建设,大部分村民在讨论方案时提出原址回迁,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沟通,最终形成了异地安置和原址安置相结合的方案,供村民自主选择,绝大多数群众非常满意。

  难点四 改造模式怎么定?

  对    策 “一村一策”群众集体定

  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情况不同,征迁改建主体和模式也各不相同。我市各城市区也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采用市场运作、招商开发、农商共建、农户连片开发和政府融资等多种模式实施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探索了不同的改造模式。

  洛龙区皂角树村实行“自拆、自建、自住、腾出土地搞开发”模式,该村异地建设18栋高层住宅楼安置村民,腾出181亩土地用于商业开发。高新区实行“政府牵头组织,先安置后征迁”模式,该区徐家营村先期集中建设32栋村民安置楼,村民全部入住后旧村土地整体腾出进行出让开发。西工区实行“结合市政道路建设,三村整体开发改造”模式,目前该区西小屯、东涧沟、五女冢三村整体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老城区探索了“城乡一体化改造”模式,该区中沟村采用市城投集团筹资进行整村改造和安置房建设。

  3年城市区城中村全部旧貌换新颜

  去年开始,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洛北旧城区的城中村、棚户区和危旧小区改建任务。

  在去年改造20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投资1000亿元,完成征迁面积3000万平方米,其中城市区共完成2000万平方米,各县(市)共完成1000万平方米。

  “在城中村改造中,我市有效实现了征迁群众、开发商、政府共赢。”常安仁表示。

  通过城中村改造,全市7万多户村民将告别城中村,实现从村庄向社区、从村民向市民的转变。城中村居民将实现生活环境彻底改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就业渠道得到拓展。

  同时,通过合理设立开发安置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优化环境和提升服务,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的大开发企业来洛投资旧城改造项目,实现“大招商”到“招大商”的转变。通过和谐征迁,征迁速度大大加快,为开发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项目可以及早开工、尽早受益。

  对政府而言,则“赢”在提升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实现了为民福民目标,更为跨越式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空间和平台。

  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焦宏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