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神一到神九,从发射卫星到探月工程,造访太空将如何改写我们的生活?记者就航天技术在百姓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品种
“神九飞船上我们搭载了玉米、辣椒、茄子、番茄等种子,回来后要经过4代以上的筛选,选出其中有价值、有推广前景的种子,然后再选优质种子杂交,性能稳定后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才有可能从中培育出太空蔬菜。”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告诉记者。
迄今为止,我国已先后20余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获得了大量新性状品种并大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除了农作物种子外,从神一到神九,还搭载了科研设备,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制药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尤其在载人飞行中,航天员还开展了航天医学相关空间试验等,产生了一些新药品种等。
“这次神九,3名航天员开展了很多航天医学空间试验,比如首次开展体液应激水平在轨检测,用的生理检测装置,小到烟盒大小,以后都可以向临床医疗装置转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告诉记者。
新材料
人类迈向太空的每一步,都能给地面生活带来各种便利。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食品中的脱水菜衍生出方便面中的蔬菜包;航天员在太空中上厕所,催生出“尿不湿”;航天服“中空吹塑成型”的制造技术,成就了各类时髦的运动鞋。
不仅如此,利用太空中高纯度、高真空的环境,可以更方便地合成新材料,研发新工艺。
“这次神九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能够天衣无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密封圈。它既要耐高温又要耐低温,抗腐蚀性强,这也可以用到地面相关领域。”庞之浩表示。
实际上,航天技术作为综合性和集成化的尖端技术,其最重要的应用,还是体现在对国家基础研究和基础材料的拉动作用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第一炉”,将煤气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工艺流程操作简便,便于国内煤化工行业推广应用,结束了粉煤加压气化工艺长期以来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的历史。
据了解,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通讯、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新生活
人们看到,在地面上实现远程遥控,神九和天宫一号就会调整姿态,最终实现在太空精准的交会对接。
试想想,如果这种远程控制应用到生活中,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天下班前,在办公室通过摁遥控器发出指令,到家后水是烧开的,饭菜是热好的,电视机自动打开到喜欢的频道……
据统计,目前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中,来自商业部分的贡献已达60%以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载人航天的产出比是1:10到1:12。我国航天大量的商业应用产业才刚刚起步,其“钱”途不可估量。
专家表示,我国要继续推动航天技术产业化,同时以太空技术创新为驱动力,通过成果转移的方式,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
(据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