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今年中国经济运行过半。尽管年中“成绩单”还要过些日子才能张榜,但上半年经济走势已经明朗,人们已能对全年经济增长情况和下一步政策重点进行初步预判。
1 经济增速仍在目标区间
“现在本该是生产旺季,但今年以来企业都没有满负荷运转。在手订单少了10%,担心‘旺季不旺、淡季更淡’。”主攻欧美出口的纺织面料企业浙江红绿蓝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最近的压力不小。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已切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速回落。
“这一轮增速下行,依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点。道理很简单,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出现波折,世界经济深度影响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也有内部因素,那就是过去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经济长期过于依赖投资,部分产业技术落后,民间投资进入实体经济积极性不足,居民消费受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等。
“对于经济增速回落,一方面要看到目前的增速仍处目标区间,不必恐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回落过快影响民生,尽快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2 下半年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面对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宏观调控政策已进行了预调微调,“稳增长”的号角吹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不宜预期过高。
“面对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有信心。但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直言。
此轮政策预调微调其实在去年底就开始了。今年5月,更是明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国‘稳增长’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上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特别是CPI持续回落,为政策预调微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密集出台: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减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准入,刺激节能产品消费,启动一批“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最新数据显示出“稳增长”措施开始见效。6月中国制造业PMI虽继续回落,但回落的幅度从5月的2.9个百分点收窄到0.2个百分点;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四个月只回落了0.1个百分点;5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实际增速比上月反弹了0.3个百分点……
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可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预计,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反弹,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反弹。
3 更应抓住机会调结构、促改革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许多人把关注重点放在增速上。其实,利用增速回落形成的倒逼机制,抓紧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关键。
“增速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最关键问题,关键在于,这样的增速是建立在怎样的微观经济活动基础之上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强调,下一步应当更加重视解决企业的创新和效率问题,这要靠调整结构、推动改革来实现。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今非昔比。如果还抱着过去两位数增长的心态不放,就有些不合时宜了。2002年中国经济总量是12万多亿元,2011年是47万多亿元,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分量已大不相同。更何况,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环境资源约束的加大,民众诉求的多元化,中国经济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今年应当能够实现全年8%左右的增长。但如果增速回落了,而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才是值得担心的。”姚景源的话发人深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建议,应当趁机加大对产业升级的扶持力度,抓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尽快形成中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
“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根本在改革。要抓紧推动打破垄断、调整收入分配、转变政府职能等领域的改革,为新一轮更高质量的增长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