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宜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滨河之声展异彩 文化旅游吐芬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7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滨河之声展异彩 文化旅游吐芬芳
宜阳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千手观音》美轮美奂。
  县教育局自编自演的歌舞《红旗飘飘》将晚会推向高潮。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职工演出的小品《交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核心提示

  近年来,宜阳以“滨河之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这一知名文化品牌为龙头,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硬效益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夏夜微醺,暮色初临,微风拂过倒映着瑰丽彩灯的河面,宛如吹皱了一匹七彩锦缎。晚八点,宜阳县滨河文化广场上,绚丽的舞台灯光摇曳变幻,悠扬嘹亮的歌声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又一台异彩纷呈的晚会正在上演。

  看台上座无虚席,看台外游人如织。夏夜,看台内外数万名观众,享受着从洛河河面吹来的凉风,欣赏着精彩的节目……那热情奔放、精致曼妙的原创舞蹈,独辟蹊径、新意迭出的情景话剧,妙趣横生、鲜明活泼的小品相声,都散发着“滨河之声”特有的文化气息。10年来,“滨河之声”活动让无数宜阳百姓及外地游客深深陶醉。而这,只是宜阳文化长卷万千佳景中的一抹风华。

  1 奇葩绽放,“滨河之声”引领文化新风

  水波舞袖竞艳色,苇风菱歌共清欢。宜阳县第十一届“滨河之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自6月3日开幕以来,专场文艺演出已在年初新落成的滨河文化广场演出20余场了。

  近年来,宜阳县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抓住河南省知名文化品牌——“滨河之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这一龙头,经过10年的努力和探索,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宣传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载体,树立宜阳良好形象的窗口,展示广大群众文艺才能的平台,丰富全县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盛宴”。

  10年风雨相伴,10年精彩相随。在宜阳人的心目中,每一个夏夜都是繁华的节日,每一个角落都是欢乐的海洋。年年岁岁晚会相似,岁岁年年欢乐不同。今年第十一届“滨河之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以“重温入党誓词、廉政宣誓、革命歌曲大家唱”为主题,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自编自演丰富多彩的歌舞、戏曲、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展现干部作风转变效果,树立单位良好形象,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今年的“滨河之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将进行100多场演出,全县每个乡镇、每个县直单位都将在这里展示形象,盛况空前,品位日益高端,创意精彩无限,场面热闹非凡。当歌声响起,当舞袖展开,人们都沉醉在狂欢的氛围中,不少慕名前来观看演出的外地游客,对宜阳市民的“福气”羡慕不已。

  “滨河之声”作为宜阳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倾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县”的文化重头戏,唱响10年之后,今年将在“新”字上做足文章,在新舞台上重谱新曲、再唱新篇。

  告别了临时搭台的历史,年初落成的滨河文化广场成了为期4个月的“滨河之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的新舞台,宜阳市民迎来了自己的“水上舞台”时代。滨河文化广场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扇形膜结构建筑,总投资2200万元,可容纳2680名观众。水上舞台创造性地利用洛河水面对歌声的散射,让人们可以在岸上观赏演员水上放歌凌波而舞。那歌声因水波更清越,那舞姿因水纹更翩跹,陶醉的又岂止是宜阳人呢?

  今年2月8日,滨河文化广场迎来了“首场歌舞秀”——宜阳县2012年元宵节音乐焰火晚会在这里圆满举行,宜阳人在新舞台上享受了烟花、音乐的视听艺术盛宴。4月8日,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宜阳首届大型水上音乐烟花文艺晚会隆重举行,90分钟的演出过程中,水、音乐、烟花和文艺表演等多种元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奇妙世界。

  每个夜晚,如梦似幻的水上舞台、喷泉环绕的太阳岛和流光溢彩的永兴阁,形成宜阳独有的水上“明珠链”,而洛河北岸高层建筑顶端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加压力,勇争一流”的红色霓虹灯,又巧妙地成为水上舞台的大背景,这些灯光组合不仅成为宜阳华美夜景的点睛之笔,更为以“滨河之声”为代表的滨河文化提供了美轮美奂的大舞台。

  今年是宜阳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滨河之声”应势而变,演出时间由往年的3个月延长到4个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发展使命,持续弘扬宜阳精神,以昂扬的姿态和百倍的信心努力工作,凝聚发展合力、融洽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不仅各乡镇、各单位专场演出节目新意迭出、创意无限,老百姓今年也要登台一展风采。歌舞朗诵,展现的是宜阳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曲艺相声,显露的是宜阳人的多才多艺、热情奔放。

  这是历史蕴藉深厚、文化积淀丰盈的宜阳展示出的紧跟时代节拍的激情与脉动。如今,宜阳正巧借“滨河之声”品牌效应,以文化自信、品牌优势带动品质提升,描绘文化大发展的宏伟蓝图。

  2 万紫千红,扩展文化外延惠民生

  近年来,宜阳在着力打造“滨河之声”这一龙头文化品牌的同时,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宜阳城乡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品位,陶冶了人们的艺术情操,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以“乡镇文化周”、农村电影展映等为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丰富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送书下乡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农民也享受到了丰硕的文化发展成果。

  “乡镇文化周”活动是宜阳乡村文化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保留曲目”。今年第九届“乡镇文化周”活动以“转变基层干部作风,促进农村文化繁荣”为主题,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为契机,充分挖掘不同地区风格各异的文化资源,利用已建成的各个文化广场,展示人民群众的表演才能,谱写群众性文化活动新篇章。

  宜阳组织各行政村、乡镇各单位、学校、乡村文艺团体广泛参与,认真创作、精心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戏剧、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在文化周期间集中演出;同时,借助“乡镇文化周”的大平台,组织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促使“乡镇文化周”活动的档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樊村乡茹村的茹女士,不仅高高兴兴看了三天名剧团演出的大戏,还拿到了好几册实用科普知识手册,家里的猪、鸡生病了,照着小册子治好了。她说:“这活动好,让俺农民尝到甜头,得着好处了。”

  像茹女士这样从文化下乡活动中受益的人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县豫剧团、曲剧团共演出300余场。3月以来,宜阳还积极组织新编现代戏到全县后进村演出25场。在4月开展的“送书下乡活动”中,樊村、莲庄等地农民共收到科普知识、文学艺术、医疗保健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图书1000余册。

  群众不仅需要流动性的“送文化”,更需要“扎下根”的文化。于是,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大院就成了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主阵地。

  截至目前,宜阳已建成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6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28个农家书屋,共为全县城乡配备藏书38万册、电脑259台、电视机70台、投影仪89套。这些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文化资源共享。其中,农家书屋还与所在村的中小学校对接,让广大中小学生进入农家书屋,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缺少图书室的问题,实现了农家书屋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村里的庄稼汉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坐在窗明几净的农家书屋里看书读报上网、汲取知识、了解时事,实现了不出山村也可以知晓国内外大事。白杨镇陡沟村的丁金坡原来是镇上的教师,退休后义务做起了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他说,像陡沟村这样偏僻的小山村,有了先进文化的引领,打牌赌博现象减少了,学习文化、掌握科技、争着致富的人多了,给村里人带来很多好处,也会改变很多娃娃的命运。

  3 浴火重生,探索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以文化为源探索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以旅游为帆推动文化产业化快速发展,这是宜阳融文化于旅游、用旅游促文化的创新之路。

  宜阳县旅游业的领头雁——灵山风景区,用事实践行了这条创新之路。灵山寺是“释源祖庭”白马寺的“姊妹寺”,为豫西地区唯一集名山、名寺、名泉、名树于一体的知名佛教文化圣地,已声名远播逾千年。

  从2010年开始,宜阳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投资26亿元实施灵山风景区建设项目,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灵山主景区突出佛教文化的主题,使灵山佛教文化气息更加浓郁。

  除灵山主景区之外,莲花公园、河洛明珠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都在注重展现水系魅力的同时,紧扣佛教文化主题,力图营造禅意悠远的佛教文化氛围。

  总投资2.4亿元的莲花公园内,百米大型水幕电影、莲花台等亮点工程以及蕴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意美景的莲花水景公园,都将竭力为游客奉上佛教文化盛宴,使旅游不仅停留在“观”的层面,更要达到“品”的境界。

  总投资3.5亿元的河洛明珠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成后,将尽显喧嚣都市中难得的清平宁静禅意悠悠,描绘出另一幅山水田园画卷。

  宜阳不仅拥有一脉相承的佛教文化积淀,蕴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得天独厚。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诗鬼” 李贺。李贺出生在宜阳三乡,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的诗因为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语言冷峭而独树一帜,备受一代伟人毛泽东喜爱,“天若有情天亦老”等被广为引用。

  沐浴着李贺诗歌的光芒,宜阳县的文化事业开始实现新的突破。今年,宜阳县在李贺故里三乡镇投资5亿元,开始建设汉唐文化主题公园,规划建设李贺纪念馆、李贺广场、石刻李贺诗集以及汉唐影视基地等10余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使李贺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再现诗韵长风。

  由女皇武则天亲笔题写“锦屏奇观”四个大字的宜阳历史名山锦屏山,也一改往日沉寂。峻美壮观的锦屏十二峰在默默拱卫县城千余年之后,焕发新颜,重现风华。2011年8月,总投资2.5亿元的锦屏山公园项目通过专家规划评审后开工建设。项目将唐文化、佛教文化、矿山文化、地质文化及夜间照明等元素相互融合,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生态、矿山保护、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主题公园。

  佛教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格局的形成仰仗了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而真正从无到有、出奇制胜的还是以香鹿山生态旅游产业园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香鹿山是宜阳人民的“天然氧吧”,被称为“绿肺”,目前,已经建成了河南省最大的县级城市森林公园,面积达2.3万亩。去年,宜阳引进昊澜集团,投资27.8亿元,实施香鹿山生态旅游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生态养生城。

  以春之花为主题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瞄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艺术展示、生态农业的功能定位,抓住文化创意、生态艺术的核心主题,延续河洛文化脉络,打造集生态观光、风情体验、艺术展示于一体的浪漫风情园区,同时结合汉八官城、九曲城的历史遗迹,辅以故事场景展示,营造文化氛围。以冬之泉为主题的养生度假区以禅宗文化为引领,突出温泉养生、禅意养生、生态健康养生三大主题,融合温泉度假、康复疗养等功能,打造具有山地特色和浓郁艺术氛围的温泉度假养生社区。其中,禅意花园和神鹿庙以禅文化为核心理念,打造红尘中一方净土。花木扶疏与庙宇、书院相结合,宁静的禅意景观呼之欲出。春有群芳竞艳各展芳华,夏有绿浪翻涌苍翠欲滴,秋有落叶如蝶湖水澄澈,冬有冰雪满山温泉蒸腾。香鹿山做足了生态文章,把秀丽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年后,作为“帝都后花园,养生大中原”的香鹿山将揭开面纱,喜迎八方游客,成为中原地区生态旅游创新产业新标杆。

  “滨河之声”已经以成熟的运作模式领跑文化产业发展,宜阳旅游文化发展大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传统文化产业正在向规模化、品牌化、综合型、特色型发展。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硬效益的文化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宜阳人正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践行,希冀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文化之花争芳吐艳,弥久芬芳!

  (张珂 宁高峰 /文 田义伟 金燕芳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