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宋太祖驾崩,其弟赵匡义继位,是为宋太宗。按先例,皇位是父传子,宋太祖怎么传位给弟弟?有两种说法,一是赵匡胤受母亲嘱托。据说,宋太祖的母亲偏爱赵匡义,见大儿子贵为天子,不胜荣耀,便嘱咐赵匡胤,将来让弟弟接班,让他也风光一把。赵匡胤乃孝子,只得同意。二是赵匡义杀兄夺权。当时,宋太祖重病在身,马上就要让太子继位,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于是乎,赵匡义夺权当上皇帝。但真相究竟怎样?这还是一个千古之谜。
赵匡义当了皇帝,倒让洛阳夹马营一度改街名,称“双龙巷”。因为两位皇帝都在此出生。从此,每逢正月十五舞龙灯,双龙巷便舞出两条龙,一条为火龙,卷尾,象征赵匡胤;一条为青龙,扫帚尾,象征赵匡义。两条龙同时出巷,彼此呼应,成为独特风景。
宋太宗登基后与北汉作战,战事吃紧,多次巡幸洛阳,部署两京防务。他当然也崇信道教,下诏洛阳太微宫恢复最初的宫名上清宫,又在开封城内仿照洛阳上清宫,再建一座汴京上清宫,以便随时祭祀。由此,上清宫之名日益响亮,各地修建的宫观也开始沿袭上清宫之名。
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去世。后来他的帝位传给了其子赵恒,是为宋真宗。宋真宗和唐玄宗、后唐庄宗一样极力推崇道教,把道教推向国教地位,使中国道教再一次走向鼎盛时期。
当时宋、辽进行了一场战争,宋获胜,却签下了“澶渊之盟”的和约,每年要向辽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人们认为这是“国耻”,但已无法挽回。于是,宋真宗身体力行崇道,表示宋王朝政治稳定、财力雄厚,以显示给国人看,更显示给强大的北方邻国辽国看。
宋真宗曾三次亲临上清宫。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二月,宋真宗率文武百官到洛阳,驾幸上清宫后,“诏赐酺三日”,也就是说命人在上清宫举行大型臣民聚会,饮宴三天,可见场面宏大。
宋真宗驾临上清宫,上清宫名声大振。上清宫住持特约当时洛阳著名画家、17岁的武宗元,在上清宫廊壁上画《三十六天帝》,其中的《赤明和阳天帝》暗中画的是宋真宗之父、宋太宗赵匡义的真容。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三月,宋真宗第二次驾幸上清宫。这次,当他看到《赤明和阳天帝》,不禁脱口惊呼:“此真先帝也!”他立刻命朝臣焚香,亲自跪拜。在该图前,他停留了很长时间,恋恋不舍。随驾宰相张士逊曾写诗记载其事,其中有句云:“曾此焚香动圣容。”由此可见此图的逼真。
武宗元,字总之,白波(今洛阳孟津)人。他少年聪慧,尤喜读书、绘画,经常到洛阳道观、寺院观赏临摹唐、五代的名家壁画,其笔法有吴道子的风格,世誉有“吴带当风”之妙。武宗元的父亲武道与前宰相王随为布衣之交,王随很喜欢武宗元,就把外甥女嫁给他。因为和宰相攀上了亲戚,武宗元就补了个太庙斋郎的小官。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下诏在东京汴梁新建的玉清昭应宫画壁画,召天下名流参加竞选。应试者竟超过3000人,而中选的100多人中,武宗元为第一。朝廷即命武宗元为左部之长,负责玉清昭应宫左部的壁画工作,武宗元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名手”。
此后,武宗元于洛阳、许昌等地寺观绘制道佛壁画。嵩岳庙的《出队》、许昌龙兴寺的《帝释梵王》等都是他的作品,而流传至今的《朝元仙仗图》更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宣和画谱》载,唐吴道子的壁画稿本卷轴《列圣朝元图》、宋武宗元的壁画稿本卷轴《朝元仙仗图》都藏于宋宫府库内。后金人南侵,宋宫被毁,所有宫中之画散失殆尽。后来,一幅无款画流落民间,一直传为吴道子的《列圣朝元图》。到了元代,经书画名家赵孟 的鉴定,其为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此图绘有道教帝君及诸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队仗行列,有东华帝君、南极帝君、真人、仙人、玉女、神将等共87人。全图线条遒劲流畅,人物衣袂飘举、神采飞扬,虽不设色,却有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之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帝君肃穆端庄,神将孔武威严,仙女顾盼生姿。《朝元仙仗图》原藏故宫博物院,后被盗,今存美国收藏家王季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