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
我市光伏行业再添“新兵”
老百姓的“贴心人”
《每日汇报》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事项办理情况公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7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从一名省直单位的驻村干部变成村里人亲切的 “侯书记”,侯晓冬成为——
老百姓的“贴心人”
  “农民的问题最实在,群众的建议最有效,我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把我搁在心里。”日前,省驻村干部侯晓冬说的这句话在洛宁县小界乡瓦村群众中广为流传。

  2011年7月,省委组织部在省直单位选派党员干部下乡驻村,时任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一大队党委副书记的侯晓冬,被选派到地处偏远山区的洛宁县小界乡瓦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瓦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1185人散居在10个自然村,村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由于山区地形造成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最为突出,尤其干旱和秋冬两个季节,人畜饮水成为了大难题。由于居住相对分散,村民小组之间的主干道和通组入户道路还是土路,雨季泥泞难行,是困扰瓦村村民的又一大难题。

  刚到村里,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三大难题便摆在了侯晓冬面前。怎么办?侯晓冬只有一句话:“组织上派我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自从到瓦村的第一天起,田间地头、农家炕桌成了他的办公室。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就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一个月后,在瓦村百姓的心里,侯晓冬从是省里下来的敬而远之的“干部”,变成了亲密无间的“咱侯书记”。

  为彻底解决瓦村群众吃水问题,侯晓冬积极与自己的派出单位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联系,取得领导支持,争取到资金76万余元。去年12月6日,工程队进驻瓦村,一口300米深的吃水井在瓦村顺利开钻。2012年2月9日,下钻到280米深岩层下的水井顺利出水,喷涌而出的地下水宣告了瓦村吃水难成为历史。

  今年2月,瓦村废弃多年的水利设施开始维修,引水渠的淤泥开始清理,入户的自来水管道开始规划施工,损毁的堤坝开始修复。

  深水井工程上马后,侯晓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解决困扰瓦村多年的用电问题。今年春节前夕,在侯晓冬百般努力下,瓦村终于新安装了一台50千瓦时的大型变压器,多年来困扰村民的磨面难、抽水难的情况一举改变,也让瓦村人过上了头一个不担心停电的春节。

  2011年冬天,侯晓冬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冒着三九严寒到市、县、乡有关部门跑项目,取得支持,争取资金54万元。紧接着公开招标,动员群众参与修路工程,一个多月,把一条总长1200米的主干道和900米入户路建成。

  当村民好奇地围着侯晓冬,问这些是怎么做到的,侯晓冬只说了两个字:“跑、磨。”简简单单两个字,包含了诸多艰辛和汗水,温暖着瓦村老百姓的心。

  解决了三项老大难问题后,一个崭新的瓦村展现在人们面前。侯晓冬,也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记者 李东慧 特约记者 赵笑菊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