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莉莎 |
|
核心提示
进入7月,又有许多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有何打算?他们理想的就业单位是什么?期望的薪酬又是多少?
近日,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随机抽选了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三所大学的144名应届毕业生,对他们的就业意愿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 近半毕业生首选考研
面对毕业后的选择,有47.4%的毕业生选择“首选考研,考不上再找工作”,15.8%选择直接就业,19.3%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此外,自主创业、报考国家公务员和出国留学也是部分毕业生的选择。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调查显示,68.4%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
2 多数毕业生看重综合能力
在对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的调查中,50.9%的毕业生期望每月工资在2000元至2500元,21.6%选择2500元至3500元,21.1%选择1500元至2000元,其他人选择3500元以上。
在问到“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时,毕业生认为“综合能力”最重要,占到47.2%;其次是“学校名气”,占到33.3%;此外还有性别、专业技能、学历、社会经验、潜力、品德和专业成绩等因素。
3 逾六成毕业生想去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稳定,大型国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受到不少大学毕业生青睐。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32.2%的人毕业后想去行政事业单位工作,30.1%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工作,21%选择在外企就业,其他大学毕业生选择在民营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就业。
问到“希望去哪些地区工作”时,不少毕业生希望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工作环境良好的城市就业。36.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17.5%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工作,15.7%选择去杭州、宁波、珠海等东南沿海城市。
4 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少人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问到“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时,只有27.6%的大学生表示“有3年至5年的职业规划”。
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就业观念脱离现实,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还有部分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到一些基层企业工作。
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相关人士表示,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扩招、城镇失业人数增加、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能力不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规范就业市场,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配套机制。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力度,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学生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自身条件,调整好心理状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 戚帅华 实习生 郑茹馨 通讯员 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