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清朝宝玺之谜
交泰殿贮藏着清朝宝玺二十五方。所谓宝玺,就是图章,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清初宝玺,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字外,其他宝玺都是满汉兼书,其数量、存放、用途、篆刻不规范。乾隆帝对已有宝玺加以整合、规范。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二十五方宝玺收藏于交泰殿。每方宝玺,其名称、用途、尺寸、质料、玺纽、文体等都不同。宝玺不同,各有专用。其中最常用的是第五方檀香木的“皇帝之宝”,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用;第十四方青玉的“制诰之宝”,用于诏敕大臣等。这二十五方宝玺都装在宝盒内,上面覆盖着黄绫。清二十五方宝玺现已存入故宫博物院文物库珍藏,交泰殿陈列的是装宝玺的宝盒。
宝玺为什么是二十五方呢?乾隆帝引《周易·系辞上》说:“天数二十有五。”所以规范为二十五方。他又在《匣衍记》中说:“我大清得享号二十有五之数,亦可俯赐符愿乎!”就是说,如果大清朝能传二十五代,就是苍天赐福,算是奢望!
皇太极时,获得传国宝玺——“制诰之宝”。这方宝玺今在何处,成为一个历史之谜。据记载:“制诰之宝”世代流传,后来遗失。两百多年后,“制诰之宝”落入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手里。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多尔衮率军征察哈尔部得胜回朝,奏报获得林丹汗的这方宝玺。皇太极为此举行隆重的受宝大典,又以此为由,举行大典,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此后,许多文书都用此“制诰之宝”。
清入关后,改用满汉合璧文的“制诰之宝”。奇怪的是,乾隆帝在钦定宫中二十五方宝玺时,竟然没有这方传国宝玺“制诰之宝”。这方宝玺哪里去了?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清理出来的原宫中保存的清初宝玺,都被送往盛京故宫凤凰楼收藏,却不见有这方“制诰之宝”。不久,乾隆帝下旨从盛京藏宝玺中撤去“丹符出验四方”之宝,而换上了一方青玉“制诰之宝”。
这说明原来传国宝玺“制诰之宝”还在。但是,专家认为这是元朝宝玺的仿制品。乾隆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先是“传国玺”失踪,后又搞件赝品。皇太极那个“传国玺”,据学者研究本来就是假的。
当年那方“制诰之宝”哪里去了?据宫中《活计档》记载: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白玉“制诰之宝”一方,旨交启祥宫将宝上字磨去。原来,乾隆帝将皇太极当年造假证据,磨去字迹,永远销毁。当年皇太极获得的元朝传国宝玺“制诰之宝”,其真伪、去向、存毁、变故,仍是个历史之谜。
怎样对待国宝?乾隆帝说,垂统万世,在德耶?在宝耶?宝器非宝,宝于有德。所以,国祚绵长,社会久安,关键在德,而不在宝。
18 中医测定体质方法:切
切,主要指切脉,也包括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的触诊。中医切脉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腕部的寸口(桡动脉处),根据病人体表浅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等因素组成的综合特征,来了解病症的内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