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组委会日前宣布,从今年起,大众电影百花奖恢复设立最佳编剧奖。消息一出,赢得编剧们的支持。恢复编剧奖的推动者之一、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日前接受采访时称,此前排斥编剧奖是对中国电影原创力的最大伤害。
1 “取消编剧奖是对历史的背叛”
《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离开雷锋的日子》、《孔繁森》……这些脍炙人口的影片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编剧——王兴东。作为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几乎每届会议都要上交提案,要求恢复最佳编剧奖。
“取消编剧奖是对大众电影百花奖历史的背叛。”王兴东说。
据他介绍,百花奖设立之初,就有最佳编剧奖。第一届百花奖最佳编剧奖授予了夏衍、水华编剧的《革命家庭》,第二届最佳编剧奖授予李凖的《李双双》,第三届最佳编剧奖授予陈立德的《吉鸿昌》。后来由于历史原因,百花奖被取消。重新恢复百花奖以后,编剧奖却一直遭到排斥。
“百花奖编剧奖缺失,说明现在业内没有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感恩心理。”王兴东认为,排斥编剧奖,一是由于业内良知的麻痹,二是因为对原创的歧视,三是法律观念的淡薄。
“在我国,著作权法早就规定了编剧是一部作品的上位权利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14项权利。只有编剧授权,导演才能导,演员才能演。但现在,上位权利人被踩到脚下,踢出门外,可见我们法律观念的淡薄。”他说。
2 “歧视原创使我们成为山寨大国”
“我曾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中国不尊重原创,原创疲软。百花奖把编剧奖抽出来,等于向全社会宣告可以没有编剧,没有编剧照样能拍出好影片。”王兴东说。
近年来,我国电影冲击奥斯卡奖屡战屡败。王兴东认为,中国电影质量总上不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编剧整体水平不高。去年我国生产500多部影片,没有几部可以打入国际市场,因为原创太差,大家跟风、抄袭、翻拍、复制、克隆、胡编乱造……
“编剧是整个产业的基础,歧视编剧暴露了产业内部对原创的忽视,所以我们是盗版的大国、山寨的大国、复制的大国,我们最缺少的是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他说。
王兴东称,现在导演可以随意篡改剧本,任意践踏作品。为保护作品的完整性,很多编剧走上了自编自导的道路。《三峡好人》的编导贾樟柯、《海洋天堂》的编导薛晓璐、《百万巨鳄》的编导林黎胜、《钢的琴》的编导张猛,都是这方面成功的例子。
“今天我们看到原创不足,没有好剧本,没有好故事,这些恰恰是我们以前轻视编剧所带来的恶果。这个恶果还要五年乃至十年才能消化掉。”他说。
3 “大家集体纠正了一个错误”
今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候选名单。王兴东发现,本届百花奖依然没有编剧奖。于是,他于5月17日发表声明《百花奖排斥编剧奖是对文学原创的蔑视》,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同时,他给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反映意见,获得其支持。7月3日,百花奖组委会主任康健民正式宣布,从今年评选的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开始,恢复设立最佳编剧奖。
王兴东认为,恢复编剧奖,是大家集体纠正了一个错误。
“恢复编剧奖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我们必须重新回到法律的平台上,来认识剧本在影片中的地位和价值。”王兴东说,目前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恢复编剧奖,可以让全社会重新认识编剧和原创的重要性,依法保护著作权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从而争取出更好的原创作品。
“我们还要像奥斯卡学习,设立最佳剧本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进一步保护文学原创者的权利。另一方面,要举一反三,推动音乐等其他领域对原创的尊重,促进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他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