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多为民生谋创新
环保力度不断加大 大众共享碧水蓝天
民生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洛河再添新桥
我市“三减一放”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2016年力争“创模”成功
毛万春到涧西区调研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7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环保力度不断加大 大众共享碧水蓝天
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从年初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出台,到大气、水、重金属等污染的“重典”防治,再到绿色贸易、绿色信贷等政策的积极展开,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试点的深入推进——我国打响声势浩大的“环境保卫战”,全力为百姓营造一片碧水蓝天。

  水和大气污染防治是环保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明显改善,污染物减排效果也比较显著。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显著下降,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为实现减排目标,我国建立了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提高了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颁布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实施经济补偿政策,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降低了工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我国环保工作的总体考虑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牢牢抓住水、空气、土壤三大要素,从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到同时、同步治理,既还好“旧账”,又不欠“新账”,逐渐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让人们生活得更踏实、更安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污染防治工作也将实现向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转变。

  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强调做好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恢复江河湖泊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也在酝酿出台中。

  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从普通百姓对环境的关注,到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崭新发展思路,无不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渐成公众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认为,要实现“碧水蓝天”就必须强调绿色转型,这既包括观念更新,也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

  对政府部门而言,城市必须有节制的发展,如果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仍然占到GDP很大比重,施工现场遍地开花,就很难实行。

  企业生产也要转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建议,把防尘控尘资金纳入建筑工程预算的“硬成本”,建立绿色施工和积尘监测制度,对达不到防尘控尘要求的工地责令停工整改。加强对大建筑工地的监管和渣土车的治理,减少扬尘污染。

  人人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应积极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树立环保生活理念,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转变生活方式,主动减少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让环保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