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李玉明 |
|
成语词典
成语 罄(qìng)竹难书
人物 李密
释义 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制成竹简用来写字。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1 发奋读书 立志成事
隋朝以洛阳为京都。李密本是隋炀帝杨广的侍卫,天资聪明。在一次值班的时候,李密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隋炀帝认为他不老实,于是就免了他的差使。但李密并不沮丧,从此开始发奋读书,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
一次,李密骑牛过洛阳大街时还抓紧时间读书,并把《项羽传》挂在牛角上,正好被宰相杨素看见。杨素跟李密亲切交谈了一阵,觉得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便回家跟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学识渊博,也有才能,将来有什么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此后,杨玄感和李密成为好友。
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好大喜功,多次劳师动众远征高丽,大兴土木,破坏农业生产,人民不堪重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越国公杨玄感趁机起兵,想要推翻隋炀帝的统治。他请李密当谋士,可是在几次关键的时刻,都因为受他人迷惑而没有用李密的计谋,最终导致兵败被杀。
2 领导起义 讨伐杨广
杨玄感死后,李密设法脱离危险,经认真分析形势,他毅然投奔瓦岗农民起义军。
在李密的游说下,起义军首领翟让联合全国各地起义军共同讨伐隋炀帝,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李密在起义军中的地位步步高升,最终得到了全军领导权,被称为“魏公”。
李密大权在握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地起义军,便在进攻隋都洛阳时,发布了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号召全国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推翻隋朝的统治。
檄文历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还写道:“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说,把南山所有的竹子砍了制成竹简,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行;决开东海的堤坝,即使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炀帝的恶行也冲刷不完。
这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也纷纷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不必急在一时。
几年之后,隋炀帝被部下宇文化及所逼,上吊自杀,隋朝灭亡。李渊建立了唐朝,李密也归顺了唐朝。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后被缩简为“罄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也有说法,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义都是“事端繁多,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