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课本上的人物 为何频遭恶搞
南山奶粉 “黄曲霉素超标”事件调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7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杜甫“忙”完,诸葛“亮”了——
课本上的人物 为何频遭恶搞
  核心提示

  近日,一组“正反体”组图在网络上走红,诸葛亮、黄盖、孙权、李白等历史名人纷纷被涂鸦恶搞,大有追随“杜甫很忙”之势。

  为何网友会如此热衷于恶搞历史文化名人?专家认为,过去的课本教育对人物的塑造过于“扁平化”和“脸谱化”,恶搞历史人物体现了年轻一代娱乐至上和颠覆传统的取向,同时也给现代教育提了个醒:应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看待历史人物的视角,而非刻板的单一形象。

  “诸葛亮不亮”走红网络

  近日,“诸葛亮不亮”成为互联网上关注度颇高的网络热词。这个名为“诸葛亮不亮”的组图在微博、论坛和社交网站上获得大量网友的热捧,仅在新浪微博上就有超过1.4万次的转发,在人人网上也有超过万次的点击。

  组图中,诸葛亮羽扇纶巾、正襟危坐,但随后的诸葛“暗”则是此前诸葛亮轮廓的黑色阴影图,以表达“暗”意;诸葛“孔明”是在诸葛“暗”的基础上,在人物眼睛部位抠掉两个小圆孔,形成“孔明”之状;诸葛“成像”(丞相)更是运用物理中“小孔成像”的原理,让人物在小孔后呈现倒像。

  今年3月底,几张对高中语文课本中杜甫插图的涂鸦现身微博,也许启发了有些人的艺术灵感,也许触发了很多人对高中生活的怀念,恶搞杜甫旋即风靡微博,并逐渐蔓延至整个网络。

  之后,多名“课本上的人物”相继被涂鸦恶搞。此次,“很忙”的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三国中的其他人物,关羽、孙权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恶搞;《三国演义》中被施以“苦肉计”的黄盖,这次体验了一把网络版的“苦肉计”,被恶搞成“绿盖”、“红盖”、“盖中盖”以及“新盖中盖”;孙权则被进化成“父权”和“爷权”。

  网友“阳光灿烂”认为,组图大多以字词本身的含义为基础进行创造,汉语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诸葛亮引发的“反义大挑战”,“让历史人物最近都很忙”。

  恶搞背后的微博崛起

  从“馒头血案”到“小月月”,从“打酱油”到“俯卧撑”,从“羊羔体”到“咆哮体”,从一个“囧”字的诞生到“三类青年”的横行,每一次的网络流行文化都会引发类似的争论,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保存着无数网友的共同记忆。

  网络恶搞和网络流行词大多都是在论坛和贴吧中诞生,影响力多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圈子中。但最近几年,网络恶搞和网络热词呈现出数量多、流行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的趋势,主要原因就在于微博的风行。微博诞生之后,一个词语、一张图片、一个人物在一夜之间就会扩散至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

  “伴随着网络热词和网络恶搞兴起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年来,微博的兴起为网络恶搞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影响力。”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说,“过去网络文化事件引起关注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知识基础,但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络热词的触发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络红人。过去文化传播从精英到大众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年轻人搅动网络潮流

  “过去,我们认为博客、微博等是自媒体,是没有经过编辑的文字,与个人表达习惯有关,评价的难度比较大。但现在网络语言的正负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大,我们觉得不能再回避,必须重视网络语言的研究和评价。”《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说。

  从今年年初开始,《咬文嚼字》杂志发起了一场“围观网络名家博客”的活动,关注网络上影响力比较大的几位博主的语言使用情况,关注当前网络用语和网络热词。

  “名家博客代表了网络语言的最高水平,但很多人的博客里面存在着大量语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郝铭鉴说,“而且随着年龄层的降低,网民对语言的敬畏之心也在下降,语言的随意性大大增加。”

  年轻网民是网络流行文化最大的参与者,也是大量网络热词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5亿网民中,10岁至29岁的网民比例达到了56.5%。

  “我国目前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上网的主体日益多元化,网民年龄呈现‘下沉’的趋势。”庄庸说。

  郝铭鉴认为,网络热词和网络恶搞的传播反映出“潮流性”的特点。“网络热词和恶搞往往是短暂性的,这也与网民年轻化有关系。网络热词就像潮流,潮来的时候大家都想跳进去,显示自己是个‘弄潮儿’,没有落伍;但潮退的时候也往往是一哄而散,不留痕迹。”郝铭鉴说。

  中国农业大学大四学生覃宇凯说:“年轻人就是这样,要标榜个性,引领社会潮流。一个新词的出现,表达了一种个性;大家的追随,就是不想被抛弃。”

  “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之外,网络热词和网络恶搞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郝铭鉴说,“网络流行文化往往反映了网友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而热词和恶搞往往能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在一些触动网民神经的地方引爆一场狂欢。”

  对网络流行潮流,各方反应不一

  ■ 观点一 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

  网络引发的争论很多时候都是在围绕着“底线”进行。有网友评论:“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没听说过到处传播莎士比亚的涂鸦。”更有学者呼吁:“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网络恶搞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娱乐,主要是因为无聊,转发的时候也不会做太多的解读和判断。”复旦大学学生郭聪说,恶搞多是同学围着电脑起哄一下也就过去了,而很多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热词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日常表达用语。

  ■ 观点二 娱乐至上,恶搞并不代表爱恨

  专家认为,中学语文和历史教育对人物形象的“脸谱化”塑造,是造成网友热衷于恶搞历史名人这一现象的“推手”,而历史人物被恶搞也并非代表了网友的爱恨。

  复旦大学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教授认为,新媒体技术下的内容生产,其重要的原则之一即是创新性,年轻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历史名人的重构中,本身就体现了年轻人的批判意识与挑战传统、颠覆陈腐的意愿,“只要不是恶意污蔑、诋毁历史名人、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恶搞,都是无伤大雅的”。

  “过去书本里的人物都塑造得过于符号化了,稍有‘亵渎’就会被看成是‘恶搞’。”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指出,其实像诸葛亮、杜甫等历史人物,本身也是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而现代教育习惯于将其“扁平化”,变成了一组形容词的代表。

  ■ 观点三 在课本上还原一个立体的名人

  在网友的创作下,“很忙”的杜甫与中学课本中“诗圣”忧国忧民、慷慨悲歌的形象构成了极大反差,更多的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潇洒。同样,网友创作的诸葛亮既不同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种种神机妙算,而是更多地回归到了有“好为梁父吟”的雅趣。

  廖圣清等专家指出,中学语文和历史教科书里对于历史人物的建构是为了契合社会主流价值文化,但如果因此使人物变得“不食人间烟火”,就难以让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们产生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们缺乏表达自身异于课本和‘标准’的观点的渠道。”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传统教育显得过于单向性、灌输性,学生难以反馈自己的见解,这就导致借由网络来表达意见的声音不断升高。他建议,中学语文和历史教育要更多地“接地气”,尽量还原人物的真实性,让学生易于理解,进而易于学习。

  顾晓鸣也建议,初高中历史教育要改变“非黑即白”的书写方式,现代教育应摆脱一味地塑造刻板形象,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看待历史人物的视角,“只有充分给予学生对历史人物再创造、再解读的空间,才能在学生心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共鸣感,而非无聊感和距离感”。

  网络语言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

  “娱乐性强是网络流行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对这种现象不应该进行过度解读和批判。”郝铭鉴认为,作为网络流行文化重要内容的网络语言存在着缺陷性和随意性,很多词汇不规范,内涵和意义还很模糊。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网络语言,包括很多恶搞在内的网络语言。它们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使很多已经被遗弃的文字和表达起死回生、枯木逢春,也给很多词语和文字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理解,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网友的智慧和热情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郝铭鉴说。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公共话语方式,而且这种话语方式正在空前地影响着我们当下的表达。各种‘体’、恶搞都是这种公共话语方式的一种,都是这个新的公共话语系统里飘出的碎片。而这种新建构的公共话语方式,反过来又在塑造我们的定位、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庄庸说。

  “咆哮体流行是因为社会上有值得咆哮的地方,淘宝体兴起是因为网络成了很多人‘挚爱的亲’。网络语言能流行是因为有自己的土壤,与其争论网络语言,不如争论当前社会现实,探讨为什么网民会跟杜甫过不去。”庄庸表示。

  网络日有新词出,各领风骚两三天,杜甫再过几天可能就不会忙了,但网络的恶搞没有止境,网络热词会层出不穷,各种“体”也会再次占据网民的电脑屏幕。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