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超市内,同一款茶饮料价差不小,有些产品价差甚至高达几元钱。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进货渠道、经营定位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茶饮料的巨大价差。商家和消费者都应做到“价比三家”。
不同超市里,同款饮料价差大
市民周洋说,夏天炎热,外出时总喜欢买茶饮料。前几天他在纱厂路一家超市买了一瓶康师傅绿茶饮料,售价为3.5元,后来发现这价格比另一家超市同样的产品贵0.6元。这是普遍现象吗?
记者昨日走访了我市多家超市发现,一些夏季热销的茶饮料在不同的超市内确实存在差价。如原叶茶清香茉莉茶,在西工区一家大型超市内,售价为每瓶2.5元,而在涧西区一家大型超市却为2.1元。
市价格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茶饮料价格比对信息显示,我市重点监测的5家大型超市的所售茶饮料,同款产品在不同卖场内最低差价为0.2元,最高差价达3.4元。
多种因素影响产品定价
对此,我市一家超市的负责人张峰说,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很多。
首先,超市的进货渠道不同,价格可能也不同。受此影响,终端的零售价自然千差万别。
其次,部分超市为吸引客源,会在某一时间段内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促销某一种产品,目的在于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这样也会造成同款商品在不同卖场出现差价。
市物价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超市中销售的茶饮料,商家有自主定价销售权。只要商家明码标价销售产品,物价部门不会进行干涉。
“价比三家”,商家消费者都需要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激烈的竞争中,超市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多数消费者对商品价格极其敏感。即使是几角钱的差价,也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取舍。消费者在购买时,“价比三家”得到的是实惠;而对商家而言,能够做到“价比三家”,为产品合理定价,才能为自身带来更多客源和利润。
物价部门提醒,消费者在注意商家是否明码标价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打折促销商品是否为临界商品,保质期到何时截止,以免造成浪费。 记者 王蕾 实习生 张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