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一冰(上)含泪和队友庆祝夺冠。 |
|
光是陈一冰的眼泪,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体操男团金牌的来之不易。
两天之前,卫冕冠军资格赛仅列第六位;两天之后,中国男队决赛一路领先轻松获胜,令舆论纷纷惊呼。
两周前,在北爱尔兰随队进行最后备战的队长陈一冰跳马后摔在地上哭泣,半月板撕裂的他甚至以为自己将错过第二次为国出征的机会。也是在北爱尔兰,滕海斌左小臂训练中砸杠导致肌肉撕裂,无缘本届奥运会。临危受命的“救火队员”郭伟阳却在资格赛中三次重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队资格赛仅列第六。
然而好戏总在最后,北格林尼治体育馆见证了最戏剧性的一晚。在一片哗然声中踏上决赛场地的中国男队,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令人叹服的技术实现绝地反击。从表面上看,第二项跳马后就开始遥遥领先的中国队赢得简直一帆风顺,从分数上看,4分多的差距令对手难以匹敌。但这个过程远非看起来那般轻松。
“关键先生”郭伟阳在资格赛失误后,其心理素质备受舆论质疑。在鞍马上,郭伟阳也一度乱了节奏,但还是顶了下来。其他队员也都有惊无险:在跳马和单杠落地时,冯喆都踉跄了一下,尤其是跳马,险些摔倒;在单杠上,张成龙一度重心不稳,好在及时调整了。
五颗强大的心脏将失误率降到了“零”,在“533”的赛制下,这是所有队伍梦寐以求的情形。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坚强的神经,预赛列前两名的美国队和俄罗斯队在第二轮的鞍马上“复制”了中国队预赛中的落马失误,一落千丈后再也没缓过神来。一路跟在中国队后排名第二的日本队,也在进行最后一项鞍马时失手,险些无缘奖牌。
赛后,最终夺银的日本队教练立花泰则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们一直试图赶上中国队,今天我得承认中国队的实力,他们的表现近乎完美。而我们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胜利属于有实力的人,但如果没有一点精神,也无法解释这样的反击。就在赛前,队长陈一冰和队员们说好:“谁 (念sóng,软弱无能之意)谁不是男人。”
资格赛后惊叹“中国队已不再是四年前的中国队”的美联社,决赛后写了一篇煽情的文章,开头说:“如果有一枚金牌待争夺,决不要怀疑中国队的实力。”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奥运史上的争议判罚
乌克兰队因裁判改分而失掉铜牌,这只是奥运比赛历史上诸多争议判罚中的一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喧嚣中结束的篮球决赛
男篮决赛结束前1秒,美国队以1分优势领先苏联队。然而,裁判员又重新设置时钟,将比赛时间延长了2秒钟。随后苏联队投中压哨球以51∶50战胜美国队夺冠,美国男篮此前保持63场不败的奥运纪录也戛然而止。
1988年汉城奥运会:琼斯错失拳击金牌
在拳击次中量级决赛中,美国运动员罗伊·琼斯对阵韩国人朴时宪,被一致看好的琼斯比赛中完全占据上风,但是裁判员却将金牌判给了本土选手。之后转为职业拳手的琼斯在各项赛事中成就非凡,成为当时美国拳坛的风云人物,但错失奥运金牌的遗憾却再也没能弥补。
2000年悉尼奥运会:柔道决赛筱原失利
在悉尼奥运会柔道决赛中,日本柔道选手筱原信一迅速躲过了法国选手达维德·杜耶的攻击,并将对手压在了身下。但是裁判没有判筱原信一获得一本胜出,而是给了法国人一次有效,后者最终夺冠。为了避免此类判罚再次发生,2012年伦敦奥运会该项目已经引进了重赛规则。
2008年北京奥运会:跆拳道选手史蒂文森获改判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英国跆拳道选手萨拉·史蒂文森在1/4决赛负于两届奥运冠军陈中后提出申诉。她在最后时刻有一计高踢击中陈中的面部,裁判未予计分,随后又通过观看比赛录像更改了结果。凭借改判,史蒂文森进入了半决赛并最终获得一枚铜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申雅兰的眼泪
在女子重剑半决赛负于卫冕冠军、德国选手海德曼后,韩国队员申雅兰在剑台上静坐一小时以示抗议。比赛结束前一秒海德曼上前出剑逼抢,裁判灯亮起显示得分,但是申雅兰认为当时比赛已经结束并向技术台申诉。混乱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裁判维持原判,申雅兰只能含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