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走进大学就意味着学习和生活都将面临巨大的改变。四年后,大部分学生又要面临人生的另一个抉择:考研还是就业。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对新生而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强化自我管理
暑假过后,晓洁就要上大二了,可他至今仍不太适应大学生活。去年9月,晓洁拿着录取通知书,走进河南科技大学的校门。高中时期,他已经习惯了老师和家长的看管,而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晓洁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还经常逃课,致使大一期末考试有两门课都不及格。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孟宪乐表示,较之中学,大学的学习环境更宽松,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更多,这对自制力强的学生十分有利,而对自制力差的学生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初入大学的新生必须调整学习方式,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注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想要考研的大学生更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孟宪乐说,可以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但对英语、政治等公共科目,大学新生要从大一就开始努力。
理性选择考证
为了应对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不得不想方设法增强职场竞争力,而考证无疑是有效途径。但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证书考试和培训,一些大学生盲目跟风。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百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等,这些证书是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第二类是能力型证书,如托福、雅思、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这些证书成了大学生们证明英语或计算机能力的“加分牌”;第三类是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报关员证、单证员证、导游证、教师资格证等,此类资格证书范围最广、种类最多,拓宽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市人才市场主任孙晓红介绍,在目前的各类证书中,职业资格类证书越来越受大学生的青睐。证书增强了个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但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可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考取相应的证书。从用人单位的招聘经验来看,决定录用的标准仍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尽早进行职业规划
在填报志愿时,部分学生和家长都盯准了那些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本人是否真正喜欢这个专业,不少大学新生却并未认真考虑过。有些学生把考进大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其实进入大学意味着站在新的起跑线前。
孙晓红建议,大学新生不妨从入学开始就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所学专业及个人兴趣、特点、能力和社会需求,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大三开始,大学生最好多去了解一下人才市场的最新动态,掌握各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以便适应市场需求。
大学生一直都是人才市场上的“求职主力军”,但未能成功就业的大学生仍有很多。河洛人才市场职业规划师刘玉芳认为,大学生求职的最大障碍,还在于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工作经验,这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紧密相关。大学生可利用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不同的实习岗位多接触社会,增强适应性,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记者 李迎博 实习生 肖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