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乾隆治贪(中)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王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虽没取得进士功名,但花钱买了个知县。其先后任甘肃山丹、皋兰等县知县,后升为云南省武定府知府。后其任宁夏府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并暂署巡抚。后王亶望由浙江布政使兼代理巡抚,调任甘肃布政使,这显然是明调暗降。
王亶望到甘肃就职后,做了一件事,令乾隆帝发怒。原来规定:允民用豆和麦捐纳国子监的生员,可以应试入官。这叫做“监粮”,乾隆帝曾下令废除。不久,乾隆帝又允肃州和安西可以按旧例捐纳。王亶望到甘肃后,向陕甘总督勒尔谨申请,以内地仓储未实为由,代为上疏申请甘肃省诸州县都可以收捐;随之,又向勒尔谨申请,令民众改为输纳白银。王亶望又虚报旱灾,谎称以粟治赈,就是直接或变相贪污赈灾粮银,中饱私囊。他们做得很巧妙,自总督以下官员都有份儿,王亶望获取更多。
事发,乾隆帝说:“甘肃民贫地瘠,安得有二万人捐监?又安得有如许余粮?”因发“四不可解”诘问勒尔谨。勒尔谨巧辞回复。乾隆帝没有深究。尔后,王亶望升任浙江巡抚。
王亶望任浙江巡抚后,在杭州迎驾,建造屋宇,点缀灯彩,极为奢侈。乾隆帝既喜欢豪华铺张,又不愿显得奢华,告诫下不为例。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甘肃循化(今属青海)撒拉族苏四十三率众起事。陕甘总督勒尔谨督师兵败,被逮捕下狱。大学士阿桂、尚书和珅先后出师甘肃,因雨延期入境。乾隆帝因疑甘肃连年报告大旱不实,令调查具实奏闻。
阿桂等上奏王亶望等卖官、虚报旱灾等行为。乾隆帝大怒,命将原巡抚王亶望、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兰州知府蒋全迪等下狱。此案受牵连的勒尔谨下刑部论斩,命改斩监候,死于狱中。受此案牵连的陈辉祖,时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以查抄王亶望家时藏匿金玉器,后赐自裁,其子戍伊犁。此案还牵连已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状元、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于敏中,时于敏中已死,并入祀贤良祠。乾隆帝命“于敏中著撤出贤良祠”。
经审:诸州县贿赂数以千万计;抄王亶望家得金银100余万两。审结:总督勒尔谨自裁(死于狱中),巡抚王亶望论斩,布政使王廷赞论绞,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州县官贪污赈济银二万两以上者22人俱斩首。
王亶望之案,总督勒尔谨、巡抚王亶望等贪污腐败,激发了甘肃苏四十三民变。
8 积雨云成长的条件
积雨云成长为暴戾的庞然大物,需要有理想的环境,大气要满足3个必要条件:
1.云周围必须有暖湿空气存在。暖湿空气充当能量源,给云的生长不断供应能量。云的中央核心区域含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其上升速度每小时4万米~11万米。补充上升气流的气流称做“流入气流”。暖湿气流在云中形成水滴时会释放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使中心空气具有浮力,致使上升气流继续上升,云越长越大。
2.积雨云附近对流层的风必须要随着高度增加而大幅度增强,风向要与云的飘移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促使积雨云向前倾斜生长。这一点对云的寿命非常关键,因为它的中心部分并不仅是强烈的上升气流所在区,也是降水最剧烈的区域,冰雹在此越长越大。降雨穿过云层,一部分蒸发使空气变冷,同时还会“拽”着一部分空气一同下沉。假如云是垂直生长的,这些急速下沉的气流便会与形成云的上升气流抵消,从而扼杀其生命,导致云很快消失。这些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扩散开来,就像把水倒在桌面上一样,在云的前缘形成一连串低云,向前方移动。然而,如果附近的风使积雨云倾斜向上生长,降雨就会落在上升气流的前方,与上升气流抵消的可能性降低,因而不会扼杀云的生长。
3.云周围的大气必须不稳定。这和空气随着高度而冷却的程度有关。如果周围环境的温度随着高度急剧下降,那么暖湿空气进入气流并随其升高而降温,总是会比其周围的空气稍暖一些,因此可继续保持浮力,使云继续生长。对流层总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冷,但通常在热带地区上空表现更显著,因为该区域地面更暖,低层大气的温度更高,大气也比较不稳定。这是雷雨云在热带地区相当普遍的原因之一。
顺便说明一下,正是大气温度随着高度改变,才使积雨云呈现显著的铁砧形状。对流层最顶部是一层温度不随高度增加而冷却的大气层,称做“对流层顶”。此处的气温保持约-50℃,再往上即为平流层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这种气温梯度的变化就像是一层天花板一样阻挡热气流的上升,从而遏制云的生长。积雨云生长到这里便碰壁,不能再往上长,只好在“天花板”下向旁边扩展。
正如积云有淡积云、中积云、浓积云和碎积云等不同的云类,积雨云也有两种,即秃积雨云和鬃积雨云,两者的区别是云顶部冰粒层的外观。秃积雨云云顶平滑,云边缘线条柔和。鬃积雨云顶部呈纤维状或条纹状,看起来像刚打完架的小孩头上凌乱不堪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