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名为“舌尖上的古诗”的微博蹿红,“相见时难别亦难,清蒸螃蟹未放盐”,“问君能有几多愁,孜然铁板烧肥牛”……古诗词被拈来与菜名混搭,颠覆了经典,却也韵律契合,别有一番滋味。
诗词混搭蔚然成风
“君问归期未有期,红烧茄子油焖鸡”;“春未透,花枝瘦,脆贝干煸四季豆”……初读这些诗词,妙趣横生,“笑果”十足,这就是当下在网上十分流行的古诗词混搭,俗称“菜名诗词”。
“甜辣萝卜就稀粥,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网友“小刀”仿照“舌尖上的古诗”创作的。他说:“我觉得很好玩,也瞎编了几句,正好现在也流行这种混搭。”同样参与“菜名诗词”创作的网友“蘑菇的小世界”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樱桃肉配松鼠鱼’,这是我写着玩的,樱桃肉和松鼠鱼都是大连老菜,我挺喜欢吃的!”
舌尖娱乐,给生活加点料
在网友“小刀”看来,“菜名诗词”的盛行,不过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无伤大雅,“那些熟悉古诗词的人,看了这些‘菜名诗词’,只会一笑置之;那些对古诗词一无所知的人,用这种调侃的方式去了解它,未尝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北京大学的何博认为,这种古诗词混搭只是一种无厘头行为,“如今,在诗词逐渐远离生活的时候,把它们融入菜名,为生活加点料,仅此而已”。
就职于长虹公司的张柳说,对于这种“篡改”诗词的现象,她“不同意,也不反对”。她认为,在特定情境下、特定圈子里,偶尔拿古诗词调侃一下,不失为一种排解压力、释放情绪、调节气氛的灰色幽默,“随口一说,心情放松,无伤大雅,一笑了之。诗词配菜名是网民的调侃、舌尖上的娱乐而已,不必上纲上线”。
恶搞有风险,改编需有度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菜名诗词”的出现是对古诗词的恶搞。恶搞图片“杜甫很忙”已不是新鲜事,现在古诗词混搭菜名又掀起新一轮恶搞热潮。对于正引起越来越多人警惕的恶搞现象,公众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恶搞应有底线。接受调查的近千名网友中,有84.6%的人认为道德伦理不应该成为恶搞的对象,73.1%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应该成为恶搞的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炜认为,这是对古典文化的一种颠覆,“很多人已经不懂文言文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也不深,人们面对这类现象时,只会觉得很好玩,而不会再去细细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云南昆明的刘保州从上学开始就对古诗词充满兴趣,在他看来,传统文化是严肃的、神圣的,“这样的‘改编’让古诗词看起来更像打油诗”。刘保州经常教他的孩子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他认为,这类混搭的诗词在网络上流行,不但会误导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还有可能使他们对汉语无所适从,“凡事都要有个度,娱乐调侃也不例外。在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时期,应当注意正确引导,否则他们往往是好的东西没记住,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谁知道的都多”。
变味与否在受众
重庆市写作学会会长张家恕谈到,这种诗词混搭的现象反映了网友的娱乐趋势,读者和创作者以轻松、搞笑的方法来解读古典诗词和文化,共同推动了恶搞的流行。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经典的解构。”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胡遂教授认为,我们应当对经典保持尊敬的态度,过度进行调侃,久而久之会让人们失去对古典精华的敬畏之情。
胡遂也表示,诗词混搭只要在一个度里,对这种现象还是应该给予“宽容”的态度。“古典诗词是否会因此变味,主要还是取决于受众。”她认为,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认识的网民,对诗词的理解和认知自然不会受到这种恶搞行为的影响,只会把这种“改编”当做玩笑;相反,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的网友,看到这样的混搭,可能会觉得古典诗词不那么严肃甚至是很随意的,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不尊重。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