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在“内外交困”之下,洛阳项目建设取得如此进展,尤为不易。
清醒审视,一个个难题立在眼前
成绩,决不是沾沾自喜的理由;问题,让我们清醒甚至心急如焚。
作为推进项目建设攻坚战的“三驾马车”,在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我们的许多指标不要说在全国“名不见经传”,甚至在省内不升反降!
重大项目方面,缺乏叫得响的龙头项目,缺乏有影响力的“代表作”,缺乏引人注目的“经典巨著”。开工不足,工业投资放缓,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项目基本仍处于规划论证阶段。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481个,比上年同期减少508个;拟开工的311个亿元以上项目,44个应开未开。
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总量与郑州相差87.1亿元,且“传统项目多、新兴战略产业少,发布项目多、谈成项目少,签订协议多、形成合同少,签约资金多、落实到位少”现象突出。个别部门推诿扯皮,一些项目千方百计引进来,却落不了地、生不了根、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产业集聚区方面,全市投资增速低于全省5.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倒数第四,新开工10亿元项目仅有12个。上半年全省有12家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00%,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更是达到不可思议的1055.3%,而我们1家零增长、4家负增长。
一个又一个差距,一个又一个瓶颈,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困难,往往是进与退的分水岭。差距,往往是在困难中拉开的,也是在困难中缩小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分出高下。
今年3月,济源成功与富士康集团签订合作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60亿元,拟于本月底全部完成,预计今年产能达1270万套,销售收入达30亿元,可吸纳3.7万人就业,以此叫响了“济源速度”。
同样的客观条件,同样的宏观形势,人家何以取得突破?值得深思。
深挖症结,推进不力的深层原因何在
有一个项目,能把铜和铝合成新材料,卖出比铜高得多的价格。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高新技术与新材料制造企业,就是这样一个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因为用地落实困难,几乎要远走巩义。虽然挽留了下来,可直到现在该项目的用地征迁仍未完成。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一个自来水加压站,就能让一个好企业生产大受影响;一根电线杆,就能把一个好项目拖上半年……
项目建设落地难、推进难,深层原因在哪里?李跃民作了一番梳理——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项目引了进来,企业到现场一看,要么没有路,要么没有水,要么没有电,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还要面临征地拆迁等难题。“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要是等着你征迁完、路修好,黄花菜都凉了”。
盲目承诺缺诚信。一些地方为了引项目,在招商过程中夸下海口,什么都敢承诺。可项目引来之后,承诺的条件有的无法兑现,有的甚至变卦,到头来受伤的是企业,损害的则是洛阳的诚信。
前期谋划不深入。一些地方为上新项目,前期谋划不够、研究不深、论证不足,项目签约后,规划选址、产品方案、设计方案一变再变,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有的为了应付上级要求,不管条件成熟不成熟,就随便上报,后期自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久推不动。
投资环境不够优。企业选择“栖息地”,看中的不仅是当地的资源、市场优势,更是投资环境。然而,一些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当地居民受利益驱使,强买强卖、阻工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要长远立足,心中纵有委屈,也“强打精神赔笑脸”。
当好保姆,为项目建设提供贴心服务
问题出现在哪里,就要从哪里着手。
服务,是破解项目推进难的“灵丹妙药”。正如市委书记毛万春强调的那样,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更大作为,营造宽严有序的发展环境,要体现在服务项目建设上。
没有实打实的工作,没有实打实的服务,就没有实打实的投资,就没有实打实的项目。投资,说到底是投人、投缘、投发展环境。
李跃民表示,在抢抓机遇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的同时,要继续坚持重大项目例会、市级领导分包、联审联批、服务小组推进等制度,落实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扎扎实实推动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令人振奋的是,最近,我市出台了《洛阳市投资项目实行领办制实施办法》,这是服务项目建设的又一实招。针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投资亿元以上的相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前期手续实施政府领办、专人专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我们希望政府尽快完善配套设施,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减少各种审批环节,让企业少走弯路,轻装上阵,让服务给企业带来效率、效益。”麦达斯轨道车型材项目总经理助理袭建德言语间充满了期待。
市重点办副主任顾海婵表示,服务项目必须用心、热心、真心,要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对企业的诉求第一时间处理,对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真正为项目建设当好保姆。
言之切切,情之殷殷。
只要我们都能有这一份清醒和责任、担当和作为,项目建设必能支撑洛阳的发展、古都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