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特尔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乡)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
1955年出生的廷·巴特尔,是被当地牧民视为英雄的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他来到偏僻牧区萨如拉图亚嘎查(村)插队,扎根草原38年。1993年他被推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
“羊越养越多,草越来越少。”眼看着恶性循环的生产方式迫使许多牧民不断躲避沙窝子搬家迁徙,廷·巴特尔急在心里。1986年,他狠心卖掉60只羊,买回铁丝网,圈起300多亩草场,不让牲畜啃食,第二年他收获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于是,大家纷纷效仿,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并逐渐扩展为“划区轮牧”的养殖方式。
1998年,廷·巴特尔又率先示范,把200多只羊全部卖掉,养起了150多头牛。经过试验,养牛既能多赚钱,又能保护草场。于是,廷·巴特尔号召群众“将羊改牛”。2002年春天,嘎查牧民纷纷卖羊买牛。此时,廷·巴特尔又根据自家草场的承载能力开始“减牛”,保持60头左右的养殖数量。
目前,萨如拉图亚嘎查83户牧民将过去的2万多头(只)牛羊,减为4500多头牛、不到1000只羊;全嘎查人均收入由2002年前的70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15000元,已连续数年高于全旗及全盟平均水平。为此,当地牧民逢人便夸廷书记的“蹄腿理论”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富了牧民,绿了草原。
由于牲畜数量减少,萨如拉图亚嘎查境内的牧草长得有1米多高,每年夏季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旅游观光者。于是,廷·巴特尔因势利导鼓励牧民搞旅游业和奶食品加工,并经过自己试验成功后帮助群众搞起生态渔业养殖。眼下,10户牧民搞的旅游点年收入近150万元,全嘎查牧民加工的奶食品年创收70万元,5个不用人工喂养的生态鱼塘3年后有望年获利150万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