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眼下正值玉米陆续成熟之时,你知道吗,它们中的一部分,却是从“天涯海角”的海南“走”出来的。在海南三亚的乡村,洛阳农林科学院有自己的育种基地,通过南繁加代技术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洛玉818”就出自这里。目前,“洛玉818”在全省示范种植面积达5万亩,推广后预计我省年种植面积将在500万亩以上。
海南玉米繁育,超常规的“南北杂交”
近年,洛阳农林科学院几乎每年都有优良玉米新品种通过河南省的新品种审定。“如果不是利用南繁加代技术,所有新品种的出现都要再延后若干年。”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保献说。
南繁加代技术是指利用海南省三亚地区特殊的热带气候,在本地不能种植的秋、冬、春三季,在海南进行种植,从而增加一年内的玉米种植代数,加快育种速度。为了在海南育种,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市农科院都要派驻一批科研人员远赴海南工作。
每年在海南的七八个月时间内,科研人员要负责试验田20多亩,种植着2000多份不同的育种材料,共有万余株玉米。整个生长期,他们除了田间管理,还要对所有育种材料不间断地观察、比较、记录、挑选,了解每一株玉米的变化情况,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材料。
缩短选育时间,新品加速问世
市农科院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南繁工作,90年代加快发展,育种材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南繁工作主要集中在玉米育种材料的加代、优良亲本繁殖及杂交制种方面。
高温环境利于玉米生长,市农科院每年6月至9月在本地种植一季,10月下旬至第二年5月,在海南再种植两季。这样,通过每年3代加代繁育,使选育一个自交系需要的8代到10代繁育时间缩短到3年左右,加上其他实验过程,选育一个玉米新品种的时间最短可至10年以内。而在以前,一个新品种的选育最少也要十四五年。
对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影响深远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赵保献和同事们利用南繁加代技术对数万份育种材料进行了定向组配、自交分离、逐代选优,先后育出数十份优良自交系,培育出“洛玉”、“洛单”两大系列近20个优良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每亩可增产10%以上,对黄淮海地区的玉米种植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市农科院正在海南建设新的玉米南繁加代育种基地,10月将正式启用。届时,海南育种科研条件将得到大幅改善。
经过“海外育种”的“洛玉818”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等优良特征,一般亩产在6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可达900公斤。第一年示范面积5万亩,现在丰收在望。预计经过推广,在省内的年种植面积可达500万亩以上。
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马克义
名词解释
黄淮海地区
黄淮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麓,西倚太行山和豫西伏牛山地,东濒渤海和黄海,其主体为由黄河、淮河与海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和与其相毗连的鲁中南丘陵和山东半岛。行政区划范围大致包括北京、天津和山东三省市的全部,河北及河南两省的大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