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人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渴望,不仅借助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壮大文化产业的探索和实践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院团等领域处处开花,更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前行探索出一条破冰路。
率先实践文化体制改革
辽宁多个城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顶住压力破冰前行,以“真转真改”为原则推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率先“吃螃蟹”的,尝到了改革的甜头。“过去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但吃不饱;现在我们自己闯市场,吃不完。”说这话的,是改制后从沈阳杂技团团长变身为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董事长的安宁。
经历两次大规模改版,《辽宁日报》如今已成功闯进沈阳市1000余个零售点,日均零售2.3万余份。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三台合并,成立辽宁广播电视台,则是一次强烈的“化学反应”。三台合一后,一次集合采编新闻,广播电视两个窗口播出,广播电视实现了实质性融合。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辽宁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蓝皮书显示,2011年,全省新开工建设的文化项目47个,投资金额422亿元;增容扩建项目17个,投资金额15亿元。
在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辽宁省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势头。辽宁省文化厅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年底,辽宁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比上年增长33%。
获得快速发展契机的首先是动漫产业。目前,辽宁省动漫游戏企业共有325家,2011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11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0%。
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辽宁省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引擎。目前,辽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现历史突破,全面完成了61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体制改革促发展 文化发展惠百姓
2007年11月4日全国首家农村书屋在辽宁海城落户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农村百姓享受到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文化体系的成果。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首届群众文化节,送文化下基层活动260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群文骨干和专业工作者30余万人,千万群众受益。
作为文化大省,辽宁为社会提供足够数量、上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将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价值观念,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舞台浸润到群众心里,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据新华社沈阳8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