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关 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日本搬动右翼“顽石” 会砸谁的脚
黄岩岛、钓鱼岛海域已被纳入监视系统
日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非法、无效的
就近上学为何这么难?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9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就近上学为何这么难?
——部分省区市小学开学见闻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所“撤点并校”闲置小学的教室成了羊圈。(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9月3日,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学。然而,记者在内蒙古、江苏、上海等地走访发现,在农村,由于学校被撤并,一些孩子上学要赶几十公里路程;在城市,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名校,也是不辞劳苦、长途跋涉。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重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要求村校撤并听取家长意见,务必保障儿童就近入学。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就近上学还有不少困难,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方便孩子就学,成为家长们的期盼。

    1    村小变成羊圈,皆因生源减少?

    走进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张全营村小学,四排校舍20间教室的门窗大多已经破碎,教室里传出的不是学生的琅琅读书声,而是此起彼伏的羊叫。几年前,这所村小因“撤点并校”被闲置,今年3月,村委会把校舍租给村民养羊。

    “这块地方如果让村民建设其他文化设施还说得过去,本是书香味的地方却变成臭烘烘的羊圈,太让人生气了。”今年61岁的退休教师李俊义说,村小有近40年的历史,最初建校时有六七百人,前几年搞集中办学,说撤就被撤了。现在全村2000多人,连个幼儿园都没有。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我国农村地区开始大规模“撤点并校”。十几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万多所,其中农村小学的减少数量超过30万所。

    记者在内蒙古走访发现,有的小学成了工厂,还有的被开发成酒店。在内蒙古西部某县城的一所中学,崭新的教学楼空荡荡的,小操场成了集市,不远处“情人专场”的帐篷外,宣传图画上的女模穿着暴露。

    国家对农牧民子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记者在内蒙古采访发现,一些学校被撤并后,有的新学校在50多公里外,交通成本急剧增加。如果家长选择陪读,各项开支大大抵消了原有的优惠政策,教育开支再次成为不少农村家长的头等负担。

    专职陪读妈妈石永红告诉记者,以前村小学就在家门口,被撤并后学校远了,孩子太小放心不下只好陪读。从儿子4岁上幼儿园开始她就陪着孩子到县城上学,已有7个年头。“丈夫在外跑车赚的两万来块钱几乎都用在全家人每年在城里的房租、吃喝等各项开支上”。

    除了增加费用,远距离上学还增加了安全风险。张全营村68岁的村民刘效悦告诉记者,村里小娃娃们每天早上都要挤两辆校车上学,“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一些老人负责看孩子,他们每天都在担心,生怕出点事”。

    2    校际师资不均,无奈舍近求远

    新学期开学了,家住南京的秦泰荣开始为每天两个多小时接送儿子上学、放学而发愁。秦先生告诉记者,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原本想上家门口的一所名牌小学,无奈几番努力都没能报上名。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择校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名牌小学。“以后每天要来回折腾两个多小时,都是择校闹的!”

    记者调查发现,在南京、上海等城市,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异明显,催生了年复一年的择校热。为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少家长宁可放弃家门口的公办学校,不惜让孩子长途跋涉,一些热点民办学校成为使用校车的“大户”。

    上海市新普陀小学六(2)班学生家长顾娅告诉记者,孩子每天从家往返到学校都要花一个多小时。“有时天还没亮就要出门,看到孩子站在公交车上靠着柱子也能睡着,真心疼。但是想到能接受好的教育,又觉得值得”。

    江苏退休教师陈建中说,近年来,各地通过教师流动、招生改革等方式促进教育均衡,有一定效果。但和社会期待相比,还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

    在一些大中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也是一个难题。临近开学,在呼和浩特市打工的刘国华很是头疼。“就近上学简直是奢求!”刘国华告诉记者,他们这几年总是在孩子能进入的学校附近打工租房子,可是能进入的学校多半是高收费的民办学校。

    上海市浦东新区紫罗兰小学校长陈国华表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市居民子女集聚,加重了城郊接合部教育资源的缺乏。此外,社会劳动力使用和工作模式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家长没空接送孩子,催生校车需求。

    3    办好门口学校,实现就近上学

    上学“舍近求远”现象突出反映了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学校布局的均衡性和科学性,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

    “自古以来,我国儿童皆就近认字读书,当就近上学不能满足需求时才外出游学,过去草原上的马背小学,不是照样可以教育孩子?”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苏浩认为,就近上学本不难,问题出在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偏差。

    苏浩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小学校说撤就撤,导致一些家门口的学校被弃置或改为他用。

    “教育要按规律办,不符合实际的作法要被纠正。”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很多被撤掉的农村小学,基本条件具备、当地群体需要,被荒废和滥用是极大的浪费。当前,有必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对已经被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进行重新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恢复就近入学还要加强对公办学校的投入,实现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全国班主任工作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级教师陆少明说。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会会长徐承博认为,在校际办学水平差距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应建立健全学校办学硬软件设施均衡配置,加大优秀校长、教师轮岗力度。同时,还应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对于有着不同学业基础、兴趣爱好、发展倾向的学生来说,好学校的标准是不同的。要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据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新华时评

    把就近入学的权利还给农村孩子

    今日,新华社刊发《就近上学为何这么难?——部分省区市小学开学见闻》,披露一些地方城乡特别是农村孩子就近入学仍是一大难题,一些家长无奈做起全职陪读,教育负担再次成为不少家庭的头等压力。

    近十年来,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我国对不少农村学校布局作出调整。随之出现一些学生上学距离过远、交通安全风险加大、校外陪读加剧家庭经济负担等新问题。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尽管农村一些地方生源有所减少,但这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剥夺孩子就近入学权力的理由。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理应放在比撤并学校、优化资源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学校撤并出现的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撤并学校过程中未能尽可能地顾及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未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如果能够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等各方面的意见,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就不会简单地一撤了之。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学生每天上学步行或乘车的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重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严格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规范学校撤并程序,确保孩子们在最短时间内轻松上学,是地方相关部门的责任。对此,学生们拖不起更等不起。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3日电)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