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平
这是整合、盘活洛阳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形成发展新亮点的务实之举;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当示范、打造品牌,实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的必由之路;
这是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重塑千年帝都形象、实现“王者归来”的必然选择。
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一个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抉择,一个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韬略,一个激动人心引人遐思的愿景,从它被写进洛阳“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那一天起,就成了烙在685万洛阳人心底的挂念。
市委书记毛万春这样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定位:上承洛阳辉煌的历史,下启洛阳美好的未来,不仅是我们推进洛阳特色城镇化的点睛之笔,更是洛阳穿越时空的里程碑工程。他这样强调:名城建设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成为洛阳历史的‘展览品’、洛阳今天的‘代表作’、洛阳明天的‘标志物’。”
定位,思接时空,深中肯綮。
要求,语重心长,满怀期待。
画面已经展开,依稀看到轮廓
从2011年3月成为“六加一”攻坚战的“一”到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这个“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最大潜力、最大品牌”挖掘得如何?发挥得如何?打造得如何?
看声势,看氛围,在洛阳前行的铿锵步伐中,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声音,形成前所未有的强烈共识,迈开了前所未有的急切脚步;
看现状,看进度,“承载洛阳历史文化名城脊梁”的龙门大道提升工程初显靓容,龙门国际湿地公园开工建设,武则天文化广场揭牌,白马寺泰国风格佛殿扩建、缅甸风格佛殿建设进展顺利……
虽未波澜壮阔,但画卷渐次展开。
洛阳,正在路上。
纸上建不起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冷静看,得天独厚、得“地”独厚的洛阳,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征程中,绝非“风景这边独好”。且不说与杭州、西安、南京比,就是与开封、襄阳、大同比,我们似乎也拿不出硬货、说不出亮点。
早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提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审时度势,提出要高品位、高质量建设21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如今进展到了何种程度?
一份今年7月份部分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摆在面前。(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