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食物的烙印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食物就是标志之一。把各个时代的流行食品排列一遍,你就会发现,时代不同了,口味也在变化。
夏商之时,人们刚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走出来,吃的大多是肉,烹调方法也都以煮和烤为主,很少有油炸,那时候没有经济作物,拿什么搞食用油呢?
到了周朝,情况就好多了。大家种出了黍、稷、稻,就有蒸饭和煮饭之说了。刚开始时,麦子绝对是奢侈品,能吃上面的大多是贵族。大米白面,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顺带说一句,那时候在北方,鱼绝对是稀罕物,因为人工饲养的少,想吃都得到河里现抓。所以孟尝君的门客冯谖抱怨“食无鱼”,相当于现在的人说,怎么没鱼翅龙虾啊?
到了汉朝,皇宫里光为了吃喝,就设置了一大堆官僚搞花样翻新,下到饵饼,上到八珍,应有尽有。
芝麻是汉朝出现的,所以可能会出现香油。另外,有记载说,汉朝人喜欢吃榆树叶子,也就是榆钱儿。
汉朝对食物最大的贡献是两个:一个是豆腐,传说是淮南王刘安和他的八公炼丹的时候研制出来的;另一个贡献是炒菜,考古学家发现汉朝有了镬(huò),就是炒锅,加上油料作物大盛,推测炒菜出现在汉朝也是合理的。
晋朝有样重要的食品——面条。面条当时不叫面条,叫做“不托”,还叫“水引饼”。这东西到了宋朝,改叫“索饼”,后称“面条”。
唐朝在饮食上,和西域串得很厉害,很多外面的食物,都在中国扎了根儿。据说当年坊间最流行的食品有三样:餢飳(bù
zhù)、毕罗、胡饼。这些东西都是从西域传来的,餢飳就是炸油饼,毕罗可能就是包子,胡饼就是芝麻烧饼夹肉。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跑到半道饿了,杨国忠自费买了胡饼给皇上吃。不过不久以后,老杨就死了,估计这笔餐费最终没能报销。
宋朝的吃喝发展到了很丰富的阶段,开封汴梁,不仅白天饭馆热闹,夜市小吃也十分红火,当时的小吃有角子(饺子)、焦碱水锥(炸元宵)、浮团子(汤圆)等。而且涮锅在宋朝时已经很流行了,因有“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之美,被称做“拨霞供”。
此外,宋朝人还创出了酱油、豆芽、油条、鸡蛋炒饭、火腿、爆米花等,为未来中国的饮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两代,说起来就是另外一个味道。这两个朝代的餐饮界缺少食物创新,但向制作精细发展。比如四大菜系声誉日隆,十分精细,满汉全席极尽奢华之事,烤鸭从南京传进北京……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辣椒在清朝传入中国并被接受,到了道光年间,终于落地生根,大为普及。
17 王治郅困守八一
听到陈招娣的话后,小牛一行人就此黯然回国。
此后一年之中,姚明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00年起,姚明成了中国男篮的首发中锋。王治郅没法往更高的地方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姚明从后面慢慢追上来。所以,1999年之后,在王治郅的眼里,世界没有什么变化,不断地重复。但在姚明的眼里,世界都是新的,每一个挑战都是新的。
2000年,悉尼奥运会,姚明人生中的第一次奥运会到来了。
美国有一本著名的体育杂志,叫《体育画报》。那一年,《体育画报》做了一档很有创意的奥运期刊:从奥运大国中选取一个标志性的运动队进行报道。报道到中国,选的不是乒乓球,不是跳水,而是中国男篮。
这篇报道的标题叫做《Great
Wall》。报道开头是这么写的:“中国男篮的高大内线开始被世界所知,王治郅就像中国的库科奇,加上更加年轻高大的姚明,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像长城一样。姚明有里克·施密茨拥有的每一样东西,而里克没有的,他却有。”
里克·施密茨是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的中锋,荷兰人,2.24米的身高,成名中锋。但是《体育画报》说了,施密茨没有的姚明也有。可见,大家关注的就是中国男篮的高大内线。
姚明是9月12日过生日,过完生日5天之后,在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首战美国队。这是姚明的第一届奥运会,王治郅的第二届奥运会。当时,王治郅已经非常成熟了,姚明则很兴奋,浑身热血沸腾。
相信很多老球迷还记得那场球赛。姚明给了卡特一记大帽,给了佩顿一记大帽。卡特想要扣篮,被姚明扇飞了,接着佩顿上篮,也让姚明给扇飞了。虽然最后姚明五犯离场,王治郅也被罚下,中国男篮最后也输了,输了不少,但这场球赛,姚明、中国队都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战,中国队轻松击败了新西兰队。出线与否,就看和法国队的关键战役了。法国队有一个白人攻击后卫,叫里加多,是欧洲著名的得分手。但那时,中国篮球的情报工作很差劲,根本不知道里加多这个人。
上半场,中国队打得非常好,始终领先。打到下半场时,中国队最多的时候领先对手15分。但就在此时,里加多突然爆发,连续投中6个三分球——法国队反败为胜。最终中国队没能进入八强,在悉尼奥运会上位居第十。
这个成绩算是比较失败,唯一的胜利者是姚明。他在悉尼奥运会上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大家都注意到了他。那一年,姚明20岁,而在和美国、立陶宛这样的强队对抗中,在和NBA球员的对抗中,也让姚明明白了,原来自己可以做到更多。在悉尼奥运会之后,姚明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今天,我算是知道自己值多少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