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这里有集防盗、报警、有线广播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还有可触摸盲人对讲机、无障碍入口和坡道等人性化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行动提供了便利;先进的循环雨水回收净化系统和太阳能利用设施,充分体现了节能和生态理念……几年前,这里的农民不敢想象他们也能住上这样的家。
在伊滨区和谐社区外商业街上,今年56岁的陈双潭经营着一家超市,每天顾客络绎不绝。老陈忙着给顾客取货、收钱、找钱。
瞅准空隙,记者赶紧插话:“您生意真好啊!”
老陈边忙边说:“我起初看中这块地皮建超市,很多人劝我不要做,说没人气的地方,开个超市不赔钱才怪,但是我认准了的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原来,和谐社区建起来之前,规划的这条商业街很萧条,但陈双潭却看好这里,并坚持要在这条街上开个生活用品超市,尽管阻力很大,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和谐社区建起来之后,首批就有260户入住,人气一下子旺了起来,他的生意当然也好得不得了,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明日新城”,新在福民优先
苗留宝今年59岁,家住李村镇李南村,他最害怕的就是阴雨天。阴雨天后院的瓦房会漏水,他总要上梯子给房顶盖塑料布。
“听说可以住上高层楼房,还安有电梯,上下楼方便,道路也宽敞!到时候我也可以找个合适的工作,哪怕是到厂矿当门卫,也比现在农闲只能在家待着强太多了。”苗留宝开始对未来进行规划了。
“作为教师,我欣喜地关注着新城的变化,每个双休日,我都会骑车看新城,还拍了不少照片呢!你看,城市建设正在与规划效果图一步步接近,这里越来越具有城市味道了。”谈起伊滨区的开发建设,李村一中杨群灿老师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31岁的公交车司机刘鹏是老城区人,去年8月1日,伊滨专线开通时,第一班车就是他开的。他说他和伊滨区有缘分,在这里行车一年来,见证了楼盘的拔节、路桥的延伸和环境的日益美化。
随着伊滨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公交乘客越来越多,来伊滨区上班、看房子、看发展变化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伊滨专线的乘客中不光是这里的乡亲了,还有在这里工作的城里人。“眼瞅着这么多大企业、好学校进驻,以后这边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刘鹏对伊滨区的明天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