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毛万春到中石化洛阳分公司调研
新型农村社区——
给农民“城里人”的幸福
做大做强做优服务业
推动洛阳转型发展
持续转作风 助力“六加一”
我国首例高铁营运线插铺高速道岔圆满成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新型农村社区——
给农民“城里人”的幸福
见习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宋会杰 田义伟 李兵辉
宜阳县牌窑社区。记者 曾宪平 摄
    近日,宜阳县香鹿山镇的乡亲们又会聚到牌窑赶集。人群中,有住在2公里外锁营村的老刘。

    洋气的住房,宽敞的街道……老刘打心眼儿里羡慕入住牌窑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来一回,变个样,吃的、用的样样齐全,真不赖。”老刘说。

    牌窑地处宜阳东边界,紧邻洛阳,自古就是集镇,农历逢四、逢八有集。

    以往,水果摊儿、布匹摊儿,露天小餐馆……集市热热闹闹。可热闹之后,留下的则是满地狼藉,菜叶子、塑料袋随处可见。

    如今,作为市级33个试点社区之一的牌窑社区初具规模,可整合安置牌窑、锁营、大柳树、赵老屯四个行政村,垃圾回收站、污水处理厂样样不缺,一改往日脏乱差的环境,取而代之的则是拔地而起的住宅、林立的商铺和齐全的配套设施。

    实现梦想指日可待

    1999年,36岁的李龙喜当选牌窑村村委委员。如何既留住集市又营造优美的环境?新上任的李龙喜琢磨开了。

    村干部一任4年,其间他带着群众在村里建起了一条商业街,想把集市从路边转到门店里。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效果不尽如人意,李龙喜又懊恼起来。

    他决定出去看看。2003年年底,他下海到广东。

    东南沿海工业区和社区搭档,农民转身变工人或从事服务业,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相比从前大为改观,跟城里的生活不相上下,这让李龙喜深受启发。

    前些年,洛阳制造业开始退城返郊,而牌窑恰恰就在洛阳和宜阳的交界处。何不借鉴沿海模式,依托产业建社区?李龙喜酝酿着新法子。

    几经思量,2009年年底,李龙喜返乡并再次当选村委委员,重新拾起6年前未完成的梦想。

    东奔西跑拉项目、找资金是村委的头等大事。

    “跑断双腿,磨破嘴皮,还是所获甚微,群众也不买账……”李龙喜很无奈,“一无政策扶持,二无资金保障,三无群众认可,把想法付诸实践不容易。”村里成立的宜阳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无疾而终。

    2010年冬,我市要上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了,可把村干部们高兴坏了,“有了市里政策和资金扶持,建社区的梦想就指日可待!”

    账算清了,气就顺了

    2010年秋,村里请来设计院的专家和开发商实地勘察。村口围起里三层、外三层的乡亲们,一个个踮着脚、瞪着眼。

    “你们这些败家子儿,净想着把地卖出去。”专家前脚走,村里的长辈、75岁的李长山开了腔,一点儿都不客气,“地没了,吃啥?喝啥?住哪儿?”

    “两季粮食,除去肥料、种子钱,满打满算能收一季粮食,撑死一千块钱……”李龙喜给李大爷解释说,“把地开发了,您老坐在家里收‘租子’都不止这个钱。”

    李龙喜79岁的父亲李孟尚,接了话茬,一五一十地述说了2006年南下广东看望儿子的所见所闻。

    6年前,社区的理念触动了李孟尚,今天,同样被李长山接受。

    政策说明了,账算清楚了,大家伙儿的心气顺了,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齐全的水、电、气、暖设施,便捷的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营销,将让牌窑社区的居民彻底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生活,特别是社区建成后可节约1080亩土地用于发展三大产业,这笔“大账”,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认可。谁还对社区有思想包袱,村干部便上门开导。为让群众的心彻底踏实,村里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到全市先进社区参观学习,让他们切身体会社区生活的“幸福度”。

    “干个啥项目?”

    说到致富,张学敏最有发言权。当年,他家里仅3亩地,农闲时间便外出打工,跑了大半个中国干装修,一年下来能存下两三万块钱。

    (下转03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