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部美国电影片段引发中东多个阿拉伯国家反美示威浪潮。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也门、伊拉克、伊朗等多个伊斯兰国家11日起先后爆发民众示威活动,抗议这部“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国电影。13日,埃及民众与军警在美国驻埃及使馆周围的冲突导致至少224人受伤。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东反美示威的“标靶”是这部争议影片,但其爆发的根本原因则是美国中东政策背离这一地区人民的利益诉求,失去了人心。
对宗教偏见表达不满
分析人士认为,从示威浪潮的直接诱因来看,是影片炮制者狭隘的宗教与种族主义偏见造成了阿拉伯国家人民强烈不满。
触发争议的电影片段源自一部据称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产开发商萨姆·巴奇莱编剧和导演的电影。11日,数千名埃及民众在美国驻埃及使馆前示威,一些示威者降下悬挂在美国使馆前的美国国旗并将其撕毁。在利比亚,数百名武装分子当晚冲入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并同领事馆安全人员交火。
随后,反美示威活动蔓延到伊拉克、也门、约旦、突尼斯和伊朗等多个伊斯兰国家。伊拉克多地13日举行数百人规模的示威游行,对这部美国影片表示抗议。也门安全部队13日与企图冲击美国驻也门使馆的民众发生冲突,目前已致多人死伤。数百名伊朗学生当天也在设有美国利益代表处的瑞士驻伊朗使馆前示威。
埃及政治分析家塔兰特·拉米赫说,此番示威浪潮是对有极端宗教歧视人士的强烈回应。巴奇莱的背后是一些美国利益集团,其制作影片的目的不仅是挑衅和侮辱伊斯兰教,更要激起伊斯兰国家内部的对立与敌视,从而扰乱国家秩序和安全稳定。影片触发了有关国家的警觉并产生了连锁反应。
在开罗市中心的美国驻埃及使馆周围,一些持续抗议3天的民众13日凌晨开始与警方发生冲突,至少224人在冲突中受伤。在此之前,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和领事馆3名外交人员在武装分子对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的袭击中丧生。
分析人士认为,应当将袭击领事馆的行为与民众正当表达诉求的抗议活动区别开来。暴力袭击违背了民众表达诉求的初衷。针对外交人员和领事馆的严重暴力行为遭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
凸显美国中东政策难得人心
对于反美浪潮的深层原因,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抗议浪潮证实了美国两面性的中东政策和偏袒以色列的做法在中东无法令人信服,而其为实现自身利益所编造的诸多冠冕堂皇的借口更令美国中东政策漏洞百出。
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心研究员塔里克·苏努提说,在巴以问题中,美国偏袒以色列而置巴勒斯坦人民利益于不顾;在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动荡中,美国更是罔顾这些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命运,弃和平谈判而单方面支持反对派,以平抚以色列的担忧、扶植亲美新政权。美国无论是通过武力手段推动国家政权更迭,还是以民主为借口助推动荡局面持续,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原以为它支持中东多国进行变革、推行“美国式民主”的做法会让这些国家的新政权和民众对其感恩,但恰恰相反,这次事件表现出的却是反美情绪新一轮高涨。中东国家虽然经历变革,但各国人民反对新政权变成美国的附庸,更不可能允许美国直接对其宗教事务妄加置议。
开罗大学政治学教授法赫里·塔赫塔维还认为,美国大选在即,虽然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3日对该影片提出批评,强调美国政府与影片没有任何关系,但其支持以色列的一贯立场,使美国政府这番迟到的说辞难有说服力。
在“9·11”这样一个时刻宣传这样一部影片,显然会误导人们将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导致对伊斯兰教的误解和敌意。而影片片段在美国总统竞选紧锣密鼓进行之际流传开来,很难不让阿拉伯国家民众认为,影片的背后有某种政治势力的支持和纵容。庞大的犹太裔选民历来是美国总统候选人必争的对象。宣传这样一部影片可能暗含的政治意图引发阿拉伯国家的隐忧。
(据新华社开罗9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