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传竹乡美名 盼技艺传承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宁竹编
传竹乡美名 盼技艺传承
    洛宁素有“北国竹乡”的美誉。

    竹编,是洛宁县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自古以来,竹、棉、麻的种植和加工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唐代时,皇宫纱灯多以洛宁之竹为筋制作,当时,民间产生了简易的竹耙、竹篮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至清代时,民间出现竹床、竹帘、果盘、笔筒、盆景架、花瓶等竹编产品。

    洛宁县文化馆馆长段慧博介绍,洛宁竹编的各个环节要求很高,技术性很强。竹材宜用冬季采伐的竹子,此时气候干燥寒冷,竹竿不易霉变、虫腐,易于长期存放。伐竹后,需用碳烧竹竿头对所伐之竹进行定性。随后,将所用之竹劈成篾放在锅里,蒸或煮之后晾干,可增强竹篾的柔韧度,易于编制,也能使成品更加耐用。

    竹编的生产工具有:大锯、竹刀、尖刀、竹凿、磨器、蒸笼、手锯、挖铲、圆刨、木钻等。

    编竹时,首先要进行拔篾、蒸篾、染篾,凉篾等工序,再通过串编、雕刻、印花、饰物点缀、上色打亮等数道工序,做成成品。

    目前,洛宁竹编的主要制品包括:生产用品类,如竹篓、竹筐、竹筛、竹耙等;生活用品类,如竹席、竹床、竹椅、门帘等;观赏类,如鸟笼、竹笛、盆景架、花瓶、果盘等。

    今年74岁的张江文,是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人。15岁时,他受爷爷的影响开始接触竹编,刚开始只能编制篮筐等生活用品。1987年,张江文和其他几百名当地竹编艺人参加了洛宁县组织的为期20多天集体培训,学到了更多新的技艺。20世纪80年代末,张江文受聘到信阳竹器厂当竹编老师,将洛宁竹编的技艺传授给更多人。

    1990年2月,张江文不幸因病致左下肢截肢,但他对竹编的喜爱仍一如既往。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他常常参加省市举办的手工技艺大赛并多次获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夕,作为洛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的传承人之一,张江文被中残联推荐参加上海世博会,他也是河南省唯一被推荐到世博会进行竹编技艺展示的人。

    然而,近年来,曾经名扬国内、远销海外的洛宁竹编,其传承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成品价格难以维持应有的成本和利润,许多竹农和竹编艺人纷纷改行,竹编技艺后继乏人,直接制约了竹编手工技艺的发展和创新。

    “许多以前干竹编的人嫌挣钱少,都不干了。现在还在干的,也做得不专业了。”张江文说。张江文正在找寻一些愿意干竹编的年轻人,教授他们竹编技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我们手上断掉。”

    记者 鲁博 特约记者 赵笑菊 文/图

    ①砍竹

    ②刮篾

    ③编制

    ④乐在其中的张江文

    ⑤未编制好的围棋盒

    ⑥打磨半成品

    ⑦获奖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