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关 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农村信贷员: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财神”
读 家
《幽默力——事半功倍的说话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9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农村信贷员: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财神”
□本报记者 王晓丹 特约记者 刘功银 文/图
走访养猪户。
    核心提示

    提起银行工作人员,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坐在柜台里数着钱,工资高、待遇好,令人羡慕。然而在基层农村,活跃着一群专门为“三农”服务的信贷员。他们走村入户,向有需求的农户和商户发放贷款,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资金援助,架起了一座服务“三农”的桥梁。

    近日,我们来到新安县农村信用联社城关信用社,近距离体验了信贷员李团伟的一天。

    体验 送贷下乡 不知疲倦

    ■办公室纸杯用得最快

    李团伟今年38岁,他既是新安农信联社城关信用社的副主任,又是一名基层信贷员,每天在大街小巷、城市农村间穿梭,是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7时50分,我们见到了李团伟,他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准备参加社里的信贷例会。8时10分,例会召开,信贷员们汇报了近几天的工作进度,还对拟发放的贷款进行陈述和集体表决。当表决到某企业的500万元贷款时,李团伟说:“该企业的信用记录没问题,但为其担保的一家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不佳,为降低信贷风险,建议此笔贷款缓批,让其更换或追加担保。”大家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决定延缓发放此笔贷款。

    走出会议室,我们好奇地问:“信贷员已对该企业进行过先期调查,为何还会延缓发放贷款呢?”李团伟说:“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必须紧绷的弦,只有看住信贷资金的安全,才能使信贷资金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效益,所以必须把好源头关。”

    回到办公室,屋里已有几个客户在等待。李团伟热情地给客户倒水,并耐心介绍贷款办理程序,并一一记下客户的电话。

    10时,送走客户后,李团伟笑着说:“每个客户都是上帝,我们的理念就是服务好上帝。你们猜我办公室里什么用得最快?是纸杯!”

    ■贷款三查为放贷上“保险”

    10时10分,李团伟准备到两家个体户家和厥山社区调查走访,对贷款担保的有关手续进行查验。我们跟随李团伟来到畛河路上的一家烟酒店,店主正忙着清点商品。

    “最近生意怎么样?资金周转得如何?”李团伟问。

    “这段时间还行,这次贷款就是为了进货。”店主回答。

    两天前,这名店主到信用社提出申请5万元贷款。李团伟观察了店内实际情况,通过与店主聊天,很快就掌握了这家店的经营情况。

    “我们严格实行贷款三查制度,现在做的是第一步——贷前调查,要对借款人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和判断,验证借款人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李团伟说,接下来是贷时审查,通过对借款主体及担保人的经济实力、信用记录以及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找出贷款发放的隐患,据此判断是否同意发放贷款;最后是贷后检查,看资金是否用在该用的地方,目前经营状况如何,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顺利的话,从提出申请到发放贷款只需要一个星期时间。

    ■四处奔波,了解情况一丝不苟

    10时40分,气温升高,李团伟的额头上已布满了密密的汗珠。我们又驱车半小时,来到厥山社区养猪户刘念生家中。

    48岁的刘念生今年5月在信用社贷了5万元用于扩建猪舍,如今养了200多头猪。李团伟毫不顾忌猪舍难闻的气味,掏出笔记本,向刘念生了解养殖和经营情况、新建猪舍的情况,调查结束,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了好几页。

    刘念生说:“李主任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猪舍盖得怎么样。他一个月来好几次,让我注意防疫,如果资金不够或是有困难,还可以找他追加贷款。这让我们一家非常感动。”

    一上午时间,李团伟忙着调查,一口水也没喝。中午,李团伟和同事在路边饭店要了一碗面条,饭后在车上打了个盹。

    一天下来,李团伟驱车行程70多公里,走访客户7家,涉及申请借款金额500多万元。18时,采访结束,李团伟说:“我还要回办公室,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情况进行整理。”

    背后 执著坚守 牵线搭桥

    ■当“测谎仪”,“知农”才能“惠农”

    1994年,李团伟到新安县农村信用联社仓头信用社当柜员。勤奋好学的他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每天晚上住在单位,经常加班学习到深夜。半年后,他成为一名合格的柜员,后来又当上了信贷员。

    李团伟说,信贷员主要负责调查借款个人和企业的实力和潜力,向其提供借款方面的政策咨询,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就像是判断借款方所提供信息真假的“测谎仪”。

    李团伟除了成天和农民打交道,还经常去了解农业生产环节、所辖区域的环境,到基层农村去“接地气”,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平时,他还要学习中央和省出台的有关“三农”政策,虚心向农业专家请教,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知识,了解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需求。李团伟深知,只有“知农”才能“惠农”,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农民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见证农村可喜变化

    近20年来,李团伟先后在仓头信用社、南李村信用社、城关信用社工作,也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

    “过去农民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购买化肥、农药、农机具、牲口等,而现在农民贷款的用途可广泛了,养殖、运输、加工、餐饮,干啥的都有。”李团伟说,这一方面反映出农村在发展,农民消费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跨越式发展,农村信用社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提起自己最大的希望,李团伟说,希望自己能把客户服务好,让客户通过基层信用社的帮助,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采访手记

    基层信贷员送贷下乡,架起了农民致富的桥梁,使国家支持“三农”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因此他们也被老百姓戏称为“财神”。

    田间地头,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汗水,用默默无闻的付出,与农民群众心连心,为农村带来“福”民喜讯,也带来实惠和财富。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