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因数据硬盘出现故障延期两天后正式上映,之前围绕该片能否上映的种种猜测尘埃落定。不过,一个新的话题引起了观众的好奇:所谓数据硬盘损坏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对电影的上映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若不是这一场延期上映事件,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数字时代,一部电影的上映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而又如履薄冰的过程。硬盘,也可以扼住电影的命运之喉。
硬盘损坏后果严重
所谓数据硬盘,是电影在告别胶片时代后一种新的存储媒介。上海电影技术厂副厂长徐景说,电影所用的数据硬盘其实和个人电脑上的硬盘一样,区别只在于前者存储和处理的是海量数据:单单前期拍摄生成的数据就有几个到几十个T(1T相当于1000G),之后所有后期制作都在拍摄生成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最终形成一个供制作放映用的数字拷贝母版。
数据虽然无形,但数据硬盘是有形的,而有形的物体都会损坏,在这点上,数据硬盘和从前的胶片一样。不同的是,对胶片来说,无论一本还是一段,损坏都是局部的、有限的;而数据硬盘因为存储了海量数据,任何一种损坏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怎么理解这种毁灭性?徐景解释,如果损坏发生在拍摄阶段,就意味着要重新拍摄相关镜头;如果损坏发生在后期制作阶段,所有的制作步骤都要重复一遍;如果在拷贝过程中发生损坏,则需要重新编码打包。
硬盘损坏带来的另外一个麻烦是,根据相关规定,任何一部电影在发生技术故障并进行修复之后,都要重新送交相关部门作技术鉴定审查以确保放映质量,上映时间也因此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预防措施十分严密
正因为硬盘损坏的后果严重,片方一般都会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最坏结果的出现。
硬盘阵列,是避免因硬盘损坏产生数据丢失的第一道防线。徐景说,因为要存储和处理海量信息,所以拍电影使用的数据硬盘,其实是由几十甚至上百块硬盘组成的硬盘组,又称为硬盘阵列。硬盘阵列会自动将数据切割成很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其中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和损坏时,系统都会进行自动纠正和重构。
此外,为了保证数据安全,电影公司大都不惜重金。中国电影资料馆技术部副主任左英介绍,同样是两个T的容量,普通电脑用户使用的数据硬盘售价在600元到800元,用于电影拍摄制作的数据硬盘则需6000元到8000元,“基本上都是经检测质量最好、损坏率最低的”。
同样需要花钱的还有备份——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无论是在影片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还是拷贝发行阶段,每个环节生成的数据都有备份,以保证数据不因硬盘损坏而丢失。
损失难以完全避免
即便预防措施相当严密,损失仍然难以完全避免。
电影数据硬盘的损坏往往既常见又突发。“停电、磁场、电磁波、反复使用、电压不稳、内部温度过高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硬盘损坏。”左英说,当年《孔子》刚刚完成数字拷贝交给发行商,制片方手里的硬盘就全坏了,着实让制片方后怕了好一阵。
左英说,其实《白鹿原》并不是第一部被硬盘拖延了上映时间的电影。只是之前有些影片不太引人注目,延期了大家也不太关注;而有些影片又太过重要,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加班修复才换来了按时上映。对于观众来说,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欣赏影片时,也许都该对幕后的技术人员心怀感激,然后在片头出现时默默说一句:“谢天谢地你来啦!”
(据《文汇报》)
相关链接
电影《白鹿原》离“史诗”相去甚远?
王全安的大片《白鹿原》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口碑并不好。
和小说不同,电影《白鹿原》限于时间和篇幅,只能围绕几个关键角色展开,因此熟知小说的观众显然对删除了朱先生、白灵等重要人物的电影不太适应。但电影自有电影的方式,田小娥,这个原本没有那么重要却极为妖媚的女人走上前台,成为王全安极力铺排的主角,围着她转的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顺理成章地获得更多空间,而白嘉轩这位真正的男一号不得不“退居二线”。
于是,电影更像在专心讲述田小娥及其情史,王全安试图通过一个卑微的外乡女子无法摆脱的悲剧宿命折射整个白鹿原的历史变迁,但观众反驳:一部过度聚焦田小娥的大片,是否距离小说的“史诗感”相去甚远?
即便电影仅仅局限在几个有限的人物身上,也应该凸显小说蕴涵的对于历史、家国、中国传统、民族特性的诸多复杂感受。但在王全安的镜头下,过于迟缓的叙事节奏把很多饱满而惨烈的韵味、丰富而扎实的情节过滤或遗漏了,留给观众的回味既淡薄又空洞。
改编自优秀文学作品的优秀电影并不鲜见,好莱坞有《日瓦戈医生》、《战地钟声》、《飘》等,张艺谋也曾将苏童的《妻妾成群》、刘恒的《伏羲伏羲》、余华的《活着》改编成优秀的电影。
从中外优秀改编电影中不难发现那些恒定的东西:对原著的高度忠实或提升创造、深邃激烈的情感表达、对人物心灵的深入探究、对镜头语言的高度重视……电影《白鹿原》却多少让人有些失望,至少,我们没看到它直追史诗的雄心,一切都显得浮泛和单薄,好像仅仅为了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