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以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为目标,以荒山、村镇、廊道绿化和林业产业为重点,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五年来,该县累计完成项目造林任务20.7万亩,其中生态造林15.7万亩,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0.9万亩,林业产业工程3.3万亩,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0.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27.1%,丘陵区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小;通道沿线森林景观初现,全县228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
1 突出资源保护 坚持依法治林
该县把森林资源保护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该县对小浪底森林公园、环城生态林带、汉陵等重点区域设立管理处和护林点专门管护;对荒山造林实行谁造林谁管护,对通道绿化以村为单位统一管护,做到造林完成,管护上马;加强林木、林地两块管理,采取集中活动与经常性打击;查处大案与重点防范相结合,2009年以来,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62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23人次;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防控,及时对主要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2009年以来,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1360.3亩,防治1360.3亩,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促进了森林的可持续增长。
经过五年的建设,目前,该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9.5万亩,林地面积达28.2万亩,比2007年增加1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7.1%,比2007年增加20.3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该县先后被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国土绿化先进县”和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连续3年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初步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
2 强化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氛围
该县将宣传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2008年以来,该县先后召开县级会议18次、镇级会议85次、村级会议182次,层层作部署,级级抓落实。
该县在县电视台设立了林业生态建设专题栏目,定期宣传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先进典型、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镇、村主要街道、路口悬挂宣传横幅460多幅、刷写固定标语900多条,制作发放林业生态建设宣传单、产权制度改革宣传资料2.5万份,发放造林技术资料1.1万份,形成了全县总动员、全社会齐参与创建林业生态县的良好态势和浓厚氛围。
3 加大政府投资 拓宽融资渠道
该县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将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每年按财政支出的1%列支。2009年县级财政投入1180万元,占上年度财政支出9.6亿元的1.23%;2010年县级财政投入1366万元,占上年度财政支出11.06亿元的1.24%;2011年已投入资金2200万元,占上年度财政支出14.5440亿元的1.51%。
在此基础上,该县动员各单位的干部、职工为林业生态建设捐款440万元,开展义务植树造林0.6万亩;通过政策扶持,激励造林单位和林业承包大户自筹资金,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9000万元,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 制定优惠政策 激发造林热情
针对林业生态建设,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对纳入县生态规划的重点造林工程,县财政按工程类别进行补助:退耕还林,每亩每年补助200元,连补8年;水土保护林、水源涵养林、生态能源林、村镇绿化、生态廊道等工程每亩补助苗木费100元;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工程每亩补助地租200元,连补3年;核桃造林每亩补助300元,育苗一次性补助200元;对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所需资金通过争取项目、职工集资、县财政补贴3条渠道筹集……这些政策的出台,加大了县级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投资,缓解了农户造林资金不足的问题,调动农户造林积极性。
5 深化林权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
该县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暨创建林业生态县的重要手段,与林业生态建设同步实施。
该县以“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林业产权制度为目标,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该县对权属明确并已发放林权证的,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对集体经营管理长期存在争议的林地加大调处力度,尽快确权发证;对产权虚置、经营主体不明确的集体林地,将产权明确到户,切实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
目前,该县共完成集体林地改革23.97万亩,涉及农户3.7万户,涉及林农13.03万人。
(郑战波 韩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