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科技创新是一个城市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昨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总结了我市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部署。
1 成效明显:荣获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加快产学研军融合发展步伐,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市相继获得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并连续3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考核。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全市共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29项,省重大科技专项21项,在核锻件、盾构、余热发电、精密轴承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洛阳生产制造的高精密轴承、光电连接件、直径500mm钛合金耐压球壳等产品,在神州九号载人航天、蛟龙号潜水器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去年以来,我市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均居全省首位。去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475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866件,专利授权2772件,均居全省第二位。
二是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近年来,全市坚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300多项,开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300项,实现新产品开发收入743.2亿元、利税185.8亿元。全市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实施重大专项30多个。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硅光伏企业,形成了以硅产业为龙头、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硅光伏产业集群,光伏电池产能居全国前列。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 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产值860亿元、增加值19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8%和39%。截至目前,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8家,占全市上市企业的80%。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创新型企业(试点)30家,分别占全省的18.5%和13.7%。
四是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市谋划了中移动呼叫中心、863软件孵化器、科技城、炎黄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恒生科技园等12个信息产业科技园区和嵩县等3个生物产业科技园区,成立了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储能技术材料及智能电网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五是农业和民生科技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共选育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1个,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300余项,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在98%以上;培育牡丹新品种30余个;发展连翘、柴胡等中药材种植20万亩,开发中药新产品5个,实现经济效益1亿多元;引进推广羊、奶牛等畜禽良种20余个,畜禽良种覆盖率在85%以上。
六是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科技特派员4名、省级科技特派员20名、省“中原学者”4名、省创新型科技创新团队17个;建立院士工作站14个,吸引17名院士来洛工作。同时,我市注重发挥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带动研发团队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七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3年来,我市共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300多项,资金2.1亿元;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去年,全市共帮助企业认定研发项目504项,科研经费加计扣除额7.2亿元,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5亿元。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氛围不浓,排名靠后。二是全社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投入不够。三是企业创新能力总体偏低,产出较少。四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偏少,带动能力较弱。
2 下步工作:抓好六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打赢经济转型攻坚战,关键要靠创新驱动。昨日的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发展目标,并提出重点抓好的六个方面工作。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加快矿山重型装备、盾构及掘进技术、先进耐火材料等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建设步伐。围绕电子信息、嵌入软件、服务外包、动漫等领域,加快软件测试、影视特效、电子商务网站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引导创新能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面向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到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研发中心数量要比2011年翻一番,实现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超过60%。丰富创新载体,努力将产业集聚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基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其他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加快洛阳科技城、洛阳大学科技园、863软件园等高新技术特色园区建设步伐,有计划地发展一批专业孵化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到2015年,新增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3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到3家,超50亿元企业5到8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20%,成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步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集中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对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扶持,重点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储能技术材料及智能电网,光电、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实施50个重大科技专项,以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带动,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及产业集群,引领支撑相关产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到2015年,引导带动研发投入30亿元,突破一批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继续保持在航空航天、精密轴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增强创新服务能力
实施科技服务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加快研发设计、创意设计、科技金融、科技咨询、创新创业服务、技术转移转化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步伐,培育科技服务业新模式。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建设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培育文化科技融合骨干企业和领军人物。加快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步伐,建立科技企业融资、贷款、担保平台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成立1到2家科技金融试点支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在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挂牌交易,发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优票据,助推企业参与科技保险,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民生领域的示范应用步伐,提高科技惠民水平。综合运用国家、省、市科技政策,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推进战略步伐,增强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积极培育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实施战略新兴产业专利孵化专项行动,加快专利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步伐,培育和引进一批对洛阳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积极推进专利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年底,全市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要比2011年年底翻一番。
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步伐,增强产业发展引领带动能力
把握产业融合机遇,积极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先导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园区,带动引领洛阳产业向高端发展,形成支撑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光伏及储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开展机器人模块核心技术和功能部件等研究,加快高精度铝板带箔、车辆车体型材、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步伐。今后,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要重点用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要超过20%。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增强产学研军融合能力
积极引进“两院”院士,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院士工作站,支持“两院”院士参与我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工作,促成“两院”院士及其团队科研成果在洛转化。面向我市重点行业、优势学科领域,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和“百人计划”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步伐,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好态势。积极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驻洛部队和军工科研部门各类科技资源,建立完善产学研军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与此同时,紧紧围绕我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统筹解决好高层次人才的户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需求问题,促进人才、技术、项目在洛一体化落地。计划到2015年,建设省院士工作站25个,引进进站院士30人,培育科技创新团队400个,为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张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