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生 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古道礼义长
母亲的针线筐
爱之灯盏
咖啡滋味
生活
低头之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古道礼义长
□村姑
白陉古道 (资料图片)
    十一假期,我们一行人去山西晋城陵川县双底村游玩。这里处于大山深处,有清溪、幽谷、瀑布、深潭、奇石、秀峰、绝壁,红豆杉养在深山,不染凡尘。这里还有一段白陉古道,它修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

    吃过午饭,我们沿绝壁登古道,发现有的铺路石上竟刻有字。其中一块刻的是“礼义”。我想,那一定是位脸上写满沧桑的老者,在辛苦铺路之余以锻字排遣寂寞的产物,可即使此时,他心中想的竟也是做人的信条。(编者注:“礼义”二字当为陵川县礼义镇劳工所刻。以“礼义”为村镇名字,当知二字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我们住在一户农家客栈。店临清溪,流水潺潺,一天30元,管吃管住。店主人夫妻俩脸上都写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客人多时,就特别忙。我们的晚饭将近尾声时,有个菜还未上。店家很抱歉,上菜时特意把盘子上的菜堆成小山模样。

    早上,我们在鸡鸣、水声中醒来,店家已做好饭,甜黏的玉米糁汤,自家蒸的大白馒头。临行时,一同学忘自备午饭,向店家要两个馒头。男主人拿了馒头正要装,女主人喊:“那筐凉,笼里有热的!”

    回来时,我们到一农家买核桃。桌子上放着几小袋核桃,地上还有一大袋。卖核桃的老汉让我们先品尝。有同伴在桌子上的小袋里捏了一个,老汉连忙摆手说:“你们在大袋里拿,小袋里是称好的,不能让买的人吃亏了。”同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人拎了一袋,不再称,不搞价就付钱。

    归程中,我们到陵川县城小吃街品尝正宗的山西饭。在“草根老汤刀削面”面馆里,店主说:“对不起,还得十几分钟才能做,因为面没有醒好。你们到别家看看吧。”

    冲这种实在,我们愿意等,刚坐下,店主就问:“要不要先来碗面汤暖暖胃?”我们立刻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喝着面汤,感觉真的很温暖。

    女主人搓面做麻花。男主人削面,面团粘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手臂上,手动刀飞,长面片如柳叶纷纷飘落。醒好的面果真好吃,韧、滑。汤是老汤,味道非同一般。

    托盘里有种黑而圆的面条,我们没有见过,询问后得知是莜面。同学要捎回家尝尝。女主人给调了一份。同学说:“分量够足的,一人吃不完,两人不够吃。”女主人一听,立刻又添了一大筷子面。

    有同学看见店家炸的麻花,想买些。男主人说:“这是我们自己吃的,不卖。你们尝尝吧。”他随即递过来几根,硬是不收钱。

    吃过饭,同伴上街买了一堆袋装醋。山西出好醋,可买这么多,何时才吃完呢?他说,买醋时,他问质量怎么样,店家立刻撕开了一袋让他尝。他没尝出好坏来,但店家的举动让他感动极了。我们每人分了几袋,时常想想古道人的热肠吧。

    返程途中,落日熔金,彩峰胜画,红叶似染,心情如歌。我又想起古道铺路石上那“礼义”二字来。成群结队的马帮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山歌也消散了,然而,诚信厚道与热情淳朴——这种古道精神已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心里,幻化成陵川人令人仰望的道德坚守。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