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神翻译”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的字幕组历史可以追溯到10年前。当时,随着网络宽带的普及,各国网友开始在网络上发布自己录制的电视节目,跨语言的字幕分享也随之开始。中国最早的字幕组受国外影响,在动漫论坛中诞生。
“字幕组里很少有纯语言专业出身的人。”某资深美剧字幕组成员小园说,他们的职业多种多样,有做房地产的,有网络工程师;“伊甸园”字幕组前任组长“考拉小巫”是临床心理咨询师,“破烂熊”字幕组的创办人之一“酒囊饭袋”是一名警察。当然,学生才是字幕组的主力,其中海外留学生占了较大比重。
小字幕中有大学问。字幕的长短、字体、格式、分行,是否双语,都影响观感,最核心的还是翻译的风格和质量,要“信、达、雅”。
一些字幕加入了网络词汇和搞笑语言。那些恶搞、“雷人”的字幕在论坛、微博、网站上受到热捧,网民们一看就心领神会,虽然一些资深字幕组成员并不认同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这属于个性发挥,我个人觉得不怎么样,一点都不雅。”加入“伊甸园”字幕组8年的“狐狸”说道。
字幕组还要练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工夫,比如翻译美剧《生活大爆炸》要懂物理学,《豪斯医生》涉及医学名词,翻译《新闻编辑室》要对著名新闻事件如数家珍……
困境
字幕组的“擦边球”
字幕组的视频中一般会打“仅供学习交流,请自觉删除”的声明,打侵权的擦边球。非盈利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字幕组遵循免费、共享、自由的宗旨,缺一不可。
但字幕组面临的问题和争议依然很多。首先是商业化的问题。虽然成员们都是义务劳动,但字幕组的运作需要资金投入,仅租借服务器一年就要上万元。一些字幕组采用自掏腰包的形式,但从中盈利的并非完全没有。有报道曾透露,有一些字幕组利用论坛巨大的访问量获得上百万元的广告收入。当然,字幕组成员是没机会分成的。
另外,字幕组经常要面对“招安”的选择。优酷等商业平台伸出橄榄枝,却未能吸引字幕组成员;网易曾想付费让字幕组翻译公开课,但最终未能达成合作。
“我知道有专业翻译加入字幕组的,但很少有字幕组成员投奔专业网站。因为网站给的钱实在太少了,性价比不高;另外还必须定时定量完成任务,时间安排不自由。所以,即使有钱收,字幕组的人也兴致不高。”小园分析道。
更糟糕的是,字幕组本身也陷入“被侵权”的困境。他们成为许多盗版光碟的免费内容提供方,小园制作的《天体物理学》公开课字幕竟然也出现在盗版碟上。
坚持
因兴趣和热爱
制作字幕的流程大同小异,即使是分工合作,要整个流程过一遍,既费脑筋也耗体力,绝对是繁琐又累人的活。对剧集和字幕没有足够热情的人,是很难在字幕组坚持下来的。
“很难向圈子之外的人解释,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没有任何经济报酬的事情。”小园说,“我因兴趣而加入,因这群人而留下。”
“狐狸”加入“伊甸园”字幕组8年,在他看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这些年的最大收获,他对“伊甸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是字幕组保持上乘翻译质量、赢得网民口碑的精神动力。小园已经不像刚进组一样因为自己的网名出现在视频上而兴奋不已了,她的满足感来自内部成员的互相肯定。
“我不担心字幕组的未来。我们做字幕不是带着多么高尚的目的,而是个人兴趣。”小园说。字幕组未来应该扩大规模吗?如何保持稳定的运行?会不会消失?她并没有思考太多,她暂时只有一个新想法:反译——做中译英字幕。“中译英比英译中更有难度。如果说字幕组承担着文化沟通的使命,那么我们也可以将中国的优秀电影传到国外去。”小园说。
(据《羊城晚报》)
相关链接
字幕组译制流程
1 片源
及时找到片源。
2 翻译
每集80~90分钟,对话超过1000句,这是浩大的工程。
3 时间轴
给每一句对话赋予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这不是脑力活,却是一件累人的体力活,鼠标常常要机械点击上千次,这是出字幕的环节里最累人的一部分。
4 字幕特效
为字幕赋予显示位置、大小、字体等特性,加以滚动字条,辅助注释等等。
5 校对
检查每一句话是否对上嘴形、是否有错别字,看完一集要耗掉一个半小时,每次都看好几遍。
6 压制内嵌
将视频和字幕合并成一个文件,这一环节讲究技术,如何能做到视频既清晰体积又小,便于传播,是字幕组一直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7 上传分流
上传到各个网盘。提供源头要消耗时间,分流更是要长期进行,防止大家下不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