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一手 | |
核心提示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老百姓喜爱。我市有一个空竹协会,队员多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痴迷于抖空竹,抖出了最美“夕阳红”。近日,记者体验了空竹爱好者王继忠的一天。
体验
古稀老人展“绝活”
■老顽童展示精湛“抖艺”
今年71岁的王继忠是洛阳市空竹协会副主席,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已年逾古稀。
7时20分,王继忠背着双肩包,骑着电动车来到牡丹广场。看到队员还未到,应我们邀请,王继忠一展“抖艺”。
一根长绳、两根抖杆,只见他将空竹往空中一送,空竹又乖乖落回,随后开始旋转。
“嗡呜……嗡呜……嗡呜……”随着他手臂的抖动,绳上的空竹一会儿绕到身后,一会儿穿梭腿间,各种花样让人眼花缭乱。最精彩的莫过于抛高,只见老人用力抖动,便把空竹抛向10多米的高空,我们抬头仰望,只见空竹越变越小,转瞬又稳稳落在长绳上,继续旋转。
老人笑着说,只要一抖起空竹,就忘了自己的年龄,大伙都叫他老顽童。
■演出成功在于平时刻苦训练
7时50分,队员陆续到齐,王继忠收拾好空竹,开始排练。
“在今年河洛文化节开幕式上,空竹表演得到好评。”王继忠说,在日常训练中,他们要求十分严格,每个队员的位置都要标记好,即便抖起空竹也要保持队列。
这时,我们被一个大型呼啦圈龙空竹吸引。王继忠说:“这是我们队里的‘空竹王’,光空竹重就6.5斤,直径33厘米,长7米。转起来时,表演者实际承受的重量有五六十斤。”
8时30分,训练正式开始,队员们被分成4排练了起来。
趁指挥训练的间隙,王继忠告诉我们,最近几年,随着我市空竹协会队伍发展壮大,大型表演机会也随之多了起来,而表演前的“排兵布阵”很关键。
背后 抖出精彩一片天
■“抖龄”已有11年
王继忠第一次接触空竹是2001年春天。一次,他和女儿经过涧西区一处绿地时,发现不少老人在玩空竹,看着小小空竹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老王顿时来了兴趣。一位老师傅拿出一副空竹让他试玩,这一试让王继忠就再也放不下了。看着父亲欢喜的模样,女儿当天下午就花了26元买回一副空竹。在家里练了两个小时,老王就成功地将空竹抖了起来。
从那以后,王继忠为自己定了作息时间:每天上午6:30出门,到空竹爱好者聚集地报到,10点回家;下午3点到6点再练3小时。他经过反复练习,掌握的招式也不再是最初的猴子捞月等基本动作,雾都脱险、云天雾地等数十种高难度动作都不在话下。
“现在一天不练就觉得手痒,只要听着空竹嗡嗡响,就什么烦心事都不想了。”王继忠笑着说。
■抖出健康和快乐
洛阳市空竹协会去年成立,其前身是洛阳市空竹俱乐部,现有500多名会员,年龄最大的已年过八旬,最年轻的也有四十来岁。除了刮风下雨天,大家每天早上会聚到一块儿练习、切磋空竹技艺。
每个月第三周的周日,空竹协会会员会在涧西区牡丹广场、西工区王城广场和老城区青年宫广场等地集合,一起表演。
“抖空竹的时候,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是闲着的,讲究手、眼、腰、腿的协调,对治疗肩周炎、颈椎病很有好处。”王继忠说。
王继忠说,队员尚收子前些年摔伤住院,后来腿落下了毛病,走路一直不利索。自从练习抖空竹之后,他不仅走路自如了,还迷上了骑行。上周四,洛阳市空竹协会到巩义参加一个全国性空竹大赛,尚收子就是独自骑车去的,60多公里的路程他很轻松就完成了。
■收获荣誉和友情
从最初的空竹俱乐部到后来的空竹协会,王继忠和他的队友们用汗水换回了累累硕果:2007年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2008年参加当年的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表演;2011年参加河南省农运会开幕式表演……王继忠说,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比荣誉更重要的,是大伙儿之间的友情。
王继忠说,他们因空竹而结缘,感情就像家人一样深。跟队友们在一起抖空竹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玩玩,很开心”。
记者 曾宇凌 文/图
采访手记
在和王继忠老人接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位古稀老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空竹让他和伙伴们找到了晚年生活的乐趣,更让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的谈笑中,我看到了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