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团游了一趟海南,在畅享阳光、沙滩、海浪之余,笔者更为撞进眼帘的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所震撼。别的不说,仅以遍植海岛、随处可见的椰子树为例,当地人真可谓“物尽其用”、“穷其所能”,从果实到树皮,一丝一毫、一角一料都“开发”成了别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先说吃的,利用甘美的椰子汁,糖果企业制成了椰子糖、椰子糕、椰子片、椰子条、椰子酥等。再说喝的,把椰子的果实部分碾压成粉,就成了速溶椰子粉,令椰子粉与当地咖啡粉“混搭”,便有了椰子味速溶咖啡,还有椰子奶、椰子饮料、椰子酒,不一而足。最后说玩的,8元一个的卡通玩具小手表,用什么做的?椰子壳、椰子树皮!当然,取材于它们精心雕制而成的各种项链、挂件、手链等,更是让把玩者个个爱不释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南最不缺的就是椰子树,于是,人家就把它当旅游商品“做”,而且不“做”则已,一“做”就“做”到了极致。在羡慕海南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时,作为洛阳人,笔者情不不禁想到了洛阳的牡丹。
洛阳旅游品牌,得天独厚的就是牡丹。可是,盘点一下咱的牡丹类旅游商品,可圈可点的不外乎牡丹饼、牡丹茶和牡丹精油化妆品等。因为品种不多、特色不明、产品缺乏系列、成品缺乏创意,以致来洛游了一圈的国内外朋友,临走时还是不知道要带点什么。最为糟糕的是,市面上较成“气候”的牡丹饼产品,近两年冒出的生产厂家倒不少,但大家不从差异化上下工夫,反而是你生产什么我就跟风生产什么,结果千军万马一条道,导致产业“长不大”、“长不强”。
“椰子”的成功,从观念到思路,再到创意,给“牡丹”带来了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