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争创新业绩 喜迎十八大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发展森林旅游 助推名城建设
以文化优势促进务实发展
“小企业”的大气魄
细细一线穿南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以文化优势促进务实发展
吉振华
    何平感言

    文化是“软实力”,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精气神。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时期,深入挖掘文化作为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的巨大潜力,文化“软实力”就能变为发展“硬实力”。

    依托厚重的文化积淀,孟津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劲头,令人印象深刻。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突破瓶颈的“推手”、撬动发展的“杠杆”。这种从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的积极探索,值得借鉴。

    河南是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我们的责任所系和光荣使命。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县域发展的一大资源。深刻认识、深入把握“根、魂、力、效”,以之凝心聚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文化就一定能成为社会和谐的“催化剂”、“三化”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九曲黄河第一古津。

    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孟津,以厚重历史文化而闻名于天下。在这里,随意挖一锨土,可能会惊扰一位帝王将相的梦;信步站一寸地,也许就踏在了圣贤先哲的履印上。

    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四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为我们赢得过多少的荣耀和自豪。

    文化遗存,一度是孟津发展绕不过的难题。

    三分之二的县域一动土就是古代遗存,工业上不了;

    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都需要开发保护,资金难筹措;

    坐守着四千多年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群众依然穷。

    面对中原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孟津却一度徘徊于周边强县、快县隆起的谷底。“抱着金碗要饭吃”的尴尬,令无数孟津人为之扼腕叹息。

    文化,又赐给孟津人转型突围一把金钥匙。

    形势逼人。不转,已没有出路。

    往哪转?孟津发展的科学定位是什么?崛起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响亮提出“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 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的论断,更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作为一个有着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孟津的亮点是文化,资源是文化,优势也是文化。以文化为载体,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当是我们的崛起之路和活力所在。

    思想的转变带动思路的转变。确立“文化为魂促崛起”的理念,明确“建设文化强县”的目标,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一场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的嬗变,在孟津大地悄然开启……

    以文化催生产业化。文化是生产力。一幅画,一亩粮,画好牡丹奔小康。在历史文化名镇平乐,700多名农民既能伺候庄稼,又能提笔画画,一双双拿着锄头干农活的手,每年创作精品牡丹画15万幅,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后称赞:小牡丹画出了大产业。

    平乐农民牡丹画的发展,正是孟津以文兴产业的一个缩影。我们以培育提升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小浪底风景区、平乐牡丹画、唐三彩产业“五朵金花一枝奇葩”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仿佛一夜春风,催生万树花开,一个个产业项目、示范园区和创意基地蓬勃发展,2011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迅速飙升到3.2亿元。

    以文化浸润新型城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明确“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山城一体,生态宜居,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县城新区率先启动文化中心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八大场馆建设,一下子把县城框架拉大了13平方公里,带动了配套设施和“百栋高层”建设加快推进。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们依据各地文化特色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凸显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同步配套完善文化、教育设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到“十二五”末,全县将会有近一半农民群众住进社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

    今年9月,总投资220亿元、规划面积1万亩的“万国商汇”项目在孟津正式启动,这个文化与城建完美融合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洛阳厚重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基地,成为一个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国际文化会展中心,在孟津县城和洛阳市区之间将建成一座10万人的现代服务业新城。

    以文化助推新型工业化。孟津发展工业,必须注重文化遗产保护。我们避开邙山陵墓群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黄河之滨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的华阳产业集聚区,在县城西南部规划建设13平方公里的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县域经济两大增长极。

    我们利用炎黄子孙“心灵故乡”的文化优势,吸引商户来孟津投资。投资81亿元的神华国华孟津电厂当初落户孟津,就是台商王永庆老先生感怀于孟津历史文化厚重的结果。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吸引了浙商工业园、电子科技园、中国再生资源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孟津,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再生资源等十大产业基地。

    激活文化创新力,持续推动产学研军融合,今年新成立了12家企业研发中心,着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工业转型升级。洛阳隆华传热公司坚持文化兴企、科技兴企,由一个民营企业蝶变成一个上市公司。百成内燃通过文化助推、科技助推,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有了质的飞跃。

    以文化给力新型农业现代化。我们将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推动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梨花节、荷花节、草莓节、樱桃节、红提葡萄采摘节等文化旅游节会,春夏秋冬都有亮点;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牡丹园、万亩孟津梨、万亩红提葡萄等一批“万字号”特色农业基地特色独具、应运而生,拥有2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0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要发家,学文化,要致富,建书屋。我们顺应群众期待,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推动了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推广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

    生动的发展实践让我们拥有了这样的认知:文化凝心聚合力,文化提升精气神。2011年,经过全县上下、网上网下历时半年的讨论,我们从孟津厚重文化中提炼出了“崇文厚德、务实进取、开放开明、创业创新”的“孟津品格”,作出了在全县大力践行“孟津品格”的决定,鼓足了全县人民加快崛起的士气。

    我们把先进文化内化为务实发展的行动,去年一举夺得了4个国家级桂冠,今年又开展了“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等六项联创,增强了全县人民加快崛起的自信心。

    文以载道,福民强县。我们的目标是:发挥文化优势,盘活文化资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践行创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使命,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在加快崛起的征途上走出一路精彩。

    (作者系中共孟津县委书记 编辑 刘玉梅 胡心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