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作风转变年”活动,今年以来,嵩县组织全县103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35个贫困村,深入开展以“进村进户进基层、出人出智出思路、给钱给物给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出三给”扶贫包村帮扶活动,初步达到了“基层组织更加坚强、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改善民生更加重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的良好效果。
整洁的街道,设施齐全的村中心广场,老人们悠然自得,孩子们尽情嬉戏……这是嵩县“三进三出三给”扶贫包村帮扶活动带给田湖镇小安头村的大变化。
田湖镇小安头村是嵩县有名的“乱村”。活动开展以来,仅仅半年时间,全村新上葡萄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养鸭等致富项目4个,家家户户通上水泥路,条条街道亮起路灯,村庄变干净了,干群关系和谐了……谈起这些变化,村民深有感触:“我们小安头村旧貌换新颜,致富的路子也越来越宽。这些都得益于县政府办公室、审计局、移动公司的帮扶。”
1 进村进户知民情
“家里几口人?今年家里种了几亩地?家里一年收入有多少?主要开支有哪些?目前家里有啥困难?”县委书记李大伟在城关镇青山屯村一边询问群众,一边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在仔细了解有关情况后,他又帮群众精心算了一笔账,鼓励群众坚定信心,勤劳致富,早日脱掉贫困帽子。
“三进三出三给”扶贫包村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帮扶村,在坚持走访不少于10户群众的同时,积极帮扶贫困户,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每名科级领导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他们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等工作,重点摸清帮扶对象社会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收入、存在主要困难及诉求等情况,全面建立民情台账,在此基础上,重在“暖心扶志、帮困解难”。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448名科级干部和部分县直单位党员走出机关,结对帮扶贫困户2566户,走访群众8600多名,建立民情台账1500多本,形成调研报告490多篇。
2 出人出智促民富
“你们干部不光教俺靠山吃山发展旅游服务发家致富,还给俺们送来建家庭宾馆的启动资金……”当嵩县白河镇油路沟村村委主任张彦俊从县人社局包村干部手中接过沉甸甸的30万元现金时,这名饱经沧桑的汉子忍不住热泪盈眶。
白河镇油路沟村地处深山,距白云山景区不足5公里,山清水秀、石奇林幽,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多年来,该村群众“守着金山富不了”,生活十分困难。在“三进三出三给”扶贫包村帮扶活动中,县人社局全体班子成员带领局机关党员,蹲点一周,在进村入户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该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的脱贫致富思路,并为该村协调小额贴息贷款150多万元,扶持该村群众建设家庭宾馆。
目前,该村已有12户群众建起家庭宾馆,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活动开展以来,每个帮扶单位在帮扶期间都积极主动为帮扶村考察、论证、引进产业项目,共论证项目240多个,已投入资金1350万元,发展项目118个,带动2万多名群众走上致富路。
3 给钱给物解民难
“给俺村建烟炕、修村部,又给村里困难家庭娃子上学付学费,俺村老百姓打心眼里感激县国土资源局的真心帮扶啊!”日前,嵩县九店乡石槽村党支部书记李记娃感激地说。
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党员干部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作为重点,通过广泛开展“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提供给分包村5万至10万元帮扶资金,办理修路、建广场等好事、实事,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群众内部矛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协助乡(镇)、村全力解决,倾力帮扶,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深受群众欢迎。
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帮助农村解决实际困难285件,解决信访问题90多起,化解矛盾纠纷280多起,资助贫困学生254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700多件,实施科技培训38期2000人次,惠及16个乡(镇)35个贫困村,使8700多户3.2万人受益。
4 转变作风顺民意
“有的老百姓家里很困难,但他们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办公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工作呢……”县检察院的一位同志在实地走访了大章镇小章村后,在当天的民情日记中写下了这段文字。
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党员干部,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与广大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了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受触动,感恩的多了,抱怨的少了;实干的多了,空谈的少了;奉献的多了,索求的少了;亲民的多了,疏民的少了……干事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老上访户赵爱琴对记者说:“以前俺去寻干部,腿都跑折了,有时也找不着人。如今他们亲自到俺家问事情原因,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俺还去上啥访呢?”
嵩县通过扎实开展“三进三出三给”扶贫包村帮扶活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王世光 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