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石头部落:那原生态的石色
送庄村: 千年文化积淀 潺潺清泉润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送庄村: 千年文化积淀 潺潺清泉润心
工作人员在运送纯净水。
    ■往事如烟

    送庄村位于吉利乡西部,环境优美,自古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早在5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在此开垦种植,生息繁衍。2004年3月6日,在距离送庄村西南1公里的黄河小浪底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环壕聚落遗址和西周中晚期村落遗址各一处。由此证明,早在仰韶、龙山文化时期,送庄村一带就有先民居住。

    送庄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黄河岸处,东南方向3公里处有白坡古渡,西南2公里处有破头码头,而出入古渡和码头需经送庄村,且沿一条千年古道通往太行山下的济源县城。因此送庄一带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送庄村文化底蕴深厚,据《送庄村志》记载: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由南岸孟津率军渡过黄河来到北岸,在送庄村东3公里处构筑钩沉垒,会盟八百诸侯,誓师征讨殷纣王。

    送庄村村名的由来,与该村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汉室宗亲刘秀为复高祖之业,举义师讨伐王莽,后刘秀获胜,于河北称帝,号称“光武”。刘秀进军洛阳赶往黄河渡口时途经送庄村,村民敲锣打鼓迎送圣驾,刘秀龙颜大悦,遂赐名送驾庄,后称送庄。

    送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雷介绍,送庄在历史上曾一度被誉为文化村,远近闻名,曾留下过许多文人墨客的名句。

    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当年出洛阳、涉黄河、经白坡渡口、沿送庄古道,一路北上济源,登王屋山览胜赋诗。杜甫的名句“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闻道河阳近乘胜,司马急为破幽燕”响彻送庄一带。

    中唐时期,送庄村东10公里、村西5公里处的村子里出了韩愈和温造,两人常“东去西来”互访,送庄成了他们往来的必经之地,他们流传下来的诗歌成了送庄村村民的美谈。

    ■人文自然

    送庄村北依锦屏岭,南临黄河水,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呈北高南低之势。

    据《送庄村志》记载,从元末明初至今的600多年间,曾有1万多人在送庄村繁衍生息、劳作生活。目前,该村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共有6个村民组村民1550多人。

    送庄村有很多文物古迹,但湛城遗址、大庙、神堂、刘氏宗祠、吴氏宗祠、装角楼等多经战乱。

    ■今日送庄村

    近日,记者来到送庄村,村委会设有图书阅览室,四五个村民正在看书,村委会旁建有文化大院,里面设有戏台等文化娱乐设施。刘雷告诉记者,这里不定期有村民演奏萨克斯、架子鼓、长号、短号等乐器。“以后这里将建成占地1.4万平方米的送庄村长乐老年公寓,周边还将建数栋高层及球场等配套设施。”刘雷说。

    以前送庄村村民并不富裕,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打工。近年来,该村利用西霞院水库、锦屏岭等资源优势以及位于黄河大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等,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送庄村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在锦屏岭新建400多亩核桃种植基地,届时,送庄村将建成集温泉度假村、采摘农业、农家乐等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虽然送庄村的旅游产业刚起步,但不少村民已在岭上开起农家乐,抢占商机。

    除了开发旅游产业,送庄村村民还发展起饮用水产业。去年,该村成立送驾庄饮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桶装矿泉水、纯净水等。记者来到该公司,只见公司周边的绿化良好。换上鞋套等防菌设施后,记者进入生产车间的外部参观通道,该公司负责人吴法胜介绍,每一桶水都要经过生化化验室、物理化验室、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等多道程序才能进入市场。

    吴法胜介绍,该公司的水源来自锦屏岭的地下河流,富含锌、锰、硒、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目前日产量为300吨6000桶,产品销往吉利区。“虽然公司仅成立1年,但凭借品质高、口感好等优势,我们已在吉利区站稳脚跟,下一步计划将产品销往孟津及焦作等地。”吴法胜说。

    “送庄村的饮用水及旅游开发,吸引了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力回流。”刘雷说,目前,送庄村正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久的将来,村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 赵佳 通讯员 周慧婷 文/图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