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的先锋——清华大学(3)
精英云集
清华大学拥有中国顶尖的师资力量,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之园”家喻户晓。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经过多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已经形成了一支国际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清华大学现任全职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位居全国高校榜首。同时,清华大学延聘的讲席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人,双聘教授中有两院院士26人,兼职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7人,各类在任教师中两院院士总人数超过150人,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
在“863计划”“973计划”“攀登计划”等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科研计划中,目前清华大学现任教授中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8人,国家“863计划”各领域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
一直以来,清华大学的教师以其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他们中有50多位当选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学术权威机构院士,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清华大学先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学术大师,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如赵元任、李济、陈岱孙、闻一多、曹禺、梁实秋、李健吾、夏鼐、杨绛、金岳霖、潘光旦、费孝通、徐仲舒、高亨、王力、姜亮夫、谢国桢、季羡林、吴晗、钱钟书、张荫麟、何炳棣、杨联升、李学勤、许国璋、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乔冠华、于光远等。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大学培养的人才同样举世瞩目,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孙、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棠、熊庆来、华罗庚、吴有训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
清华人自强不息、不辱使命,他们让自己奋斗的步伐同国家前进的脚步相一致。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从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获得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从建设全国第一个电视实验室,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络;从自行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高速并行计算机“探索108”的诞生;从核探测技术的开创性成果,到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世界各地顺利运行……清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所说:“清华人就像生命力很强的种子,无论撒在天南还是地北,都能生根,都能做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成绩。”
11
过去这一年:非常好!
美国时间2009年3月8日18时30分,结束了在美国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的刘翔,提前回国。刘翔之所以提前回国,主要是为了赶上即将闭幕的全国政协会议。
参加完全国政协会议之后,刘翔返回上海,又是封闭训练。之后,2009年上半年,刘翔一直在莘庄基地“蛰伏”,在那半年里,刘翔做了多少次杠铃推举,跨了多少个栏,没有人知道。
孙海平说,刘翔从退赛到现在,他跟刘翔只说过一次退赛的事。那就是在刘翔退赛过后,孙海平在出席新闻发布会前,走过那个通道,刘翔就躺在垫子上,那个时候他的心里有多么痛苦,孙海平怎么会不知道?所以,我再次重复一遍孙海平当时跟刘翔说的那句话:“没关系,我们下次再来。”
“下次”——自然指的是伦敦奥运会。为了这个信念,刘翔师徒再度在莘庄基地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其中的艰辛,外人很难想象。
直到9月6日晚,新中国体育人物颁奖盛典在奥体中心举行。新中国60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人物揭晓,许海峰、李宁、郎平、姚明、刘翔等60位体坛名人获选,刘翔被邀请前往北京领奖。
到了刘翔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这次改由上海的著名体育解说员唐蒙来发问。唐蒙似乎有那么几秒的思考,然后才问:“刘翔你好,你这一年过得好吗?”
一个很不错的提问,让人屏息聆听刘翔会给出怎样的回答;但是,这让刘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大约有几秒钟的沉默,套句老话,刘翔似乎在作思想斗争。但是,刘翔最终还是回答:“非常好!”
看得出来,刘翔的内心并不平静。有人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刘翔从天堂堕入地狱。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刘翔除了四处寻医、美国治疗、上海康复,就是在莘庄基地发狠地训练。但是在那天的领奖台上,刘翔只想“轻描淡写”过去。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这一年,他过得并不好。但是,刘翔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这样暴露在众人面前?他要做个强者。即便,那样会很寂寞。
刘翔团队都是刘翔身边最亲近的人,但是即便是他们也没法走进刘翔的内心世界。“现在看他嬉皮笑脸,但是关上房门,谁能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不会说的。”刘翔团队的一名成员私底下曾经这么对我说过。
北京奥运会对刘翔是个沉重打击。但是刘翔说他没有哭泣:“我没有必要哭泣,也许这就是命。但我想这不一定就是坏事,我想它或许会转化为好事,成为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某些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即便有些时候不尽如人意。这个事情给了我机会去认真思考我的人生,好好思考我的未来。在生活中,你就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迎接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