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平
“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新规”,是向全国人们作出的承诺,是以实际行动向全党发出的号令。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态度、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作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
“最大危险”,服务群众是 “最大责任”,伤害群众是“最大罪过”。
以“作风硬”为工作要领的洛阳,从市领导到街头巷尾明察暗访,到县(市)区领导每月大接访;从专职干部入驻后进村帮扶,到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干部深入基层树立了新形象,干部贴近群众凝聚了正能量。
但是,以硬标准来考量,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仅“不过硬”,而且“问题突出”:有的习惯于高高在上,对群众的需求麻木不仁,不闻不问;有的干工作不是从群众利益和客观实际出发,只追求个人政绩而伤害群众的利益;有的甚至热衷搞“权力寻租”,干些中饱私囊的事,引起群众愤恨。
百姓是“衣食父母”,对百姓的感情和态度问题,是衡量干部作风是否优良的重要“砝码”。我们必须把群众放在心上,时刻掂量这一“砝码”的分量。
密切联系群众,要有真心。干部的作风是漂浮还是扎实,对群众是“真心”还是“假意”,老百姓感受最真切,心里最有数。联系群众,一定要坚持感情“下”去、脚步“下”去、责任“下”去,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实实在在接地气、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
密切联系群众,要有耐心。基层条件较差,百姓困难很具体,民生问题很琐碎,联系群众,就要走得近、听得进、沉得深,特别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集中精力,咬紧牙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
只要我们扑下身子,干出样子,就能磨炼意志、砥砺品质,就能当好百姓冷暖的“知情人”、促进发展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