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商家打折一般选择重要节庆日,但今年百货折扣大战几乎贯穿全年。常态化的打折现象,已使消费者开始出现“打折疲劳”。业内人士指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仅靠价格战是无法持续赢得消费者的,拼价格的同时更应拼服务。
打折促销常态化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年几乎每月都能收到市内各大商场的打折促销短信。进入11月以后,商家发送促销短信的频率更高。
“即日起至12月13日,冬季商品满100元减58元,满500元再送50元店庆券。”7日上午,市民曾女士又收到了市内某大型百货商场发来的促销短信。曾女士说,最近每周都能收到这类促销短信。
打折年年有,为何今年的力度明显加大、频率明显提高?
我市某品牌羽绒服代理商陈先生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整个零售行业持续低迷,商家为了刺激消费,希望通过打折来拉升人气,提高销量。另外,淘宝、京东、凡客等电商已成为百货业的强劲竞争对手,百货商家寄希望于大幅度高频率的打折活动,来扩大市场份额。
打折多了也会“审美疲劳”
然而,面对名目繁多的折扣促销活动,消费者已出现“审美疲劳”。
市民李博说,“双11”期间,丹尼斯百货、王府井百货等都推出了五折左右的促销活动。随后,每周各商场的促销活动仍不断,但对消费者来说已没有太大吸引力。
频繁地打折,不仅使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也让商家利润空间大幅缩水。“未参与商场大规模促销前,每个月能维持15%左右的利润率,跟风打折后,虽然销量上去了,但整体利润率却降低了,大约只有5%。”某男装品牌代理商说,今年各大百货商场促销活动频繁,在参加这家商场促销的同时,还得参加其他商场的促销。
业内人士指出,今后打折促销的刺激作用会越来越弱,不但不会为商家维持固定的客流,还会使毛利率继续受损。
拼价格更应拼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靠价格战是无法赢得消费者的,商家拼价格的同时更应拼服务、拼购物体验。
“双11”购物狂欢节中,尽管我市一些百货商场的折扣力度并不输给电商,但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充分享受到购物的乐趣,相反,许多顾客都对商场周边拥堵的交通以及商场内因人多而导致购物环境不佳抱怨连连。
在机关工作的张鹏说,希望商家举办促销活动时能提升服务,制订应急预案,多设收银台、VIP绿色通道等。
还有一些市民建议,百货商场也可尝试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者借鉴电商便捷高效的经验取长补短,如利用手机支付、网络支付来解决交款时排队难的问题。 本报记者 戈晓芳